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第20章

“主啊,我相信”

“主啊,我相信”

1.(甲)请描述马大的心情。(乙)为什么她的心情这么沉重?

 马大的脑海里再次浮现出她弟弟拉撒路的坟墓,这个坟墓是个洞,洞口有块大石头封着。失去弟弟所带来的伤痛,就像这块冰冷的大石头一样,重重地压在她的心头。直到这一刻,马大还是很难相信她挚爱的弟弟已经死去了。在弟弟去世后的这四天里,有许多亲友来哀悼死者、慰问活人,看似没完没了。

2,3.(甲)马大看到耶稣后有什么感觉?(乙)马大所说的一番话显示她是个怎样的女子?

2 这时,在伯大尼这个山村外面,站在马大面前的,正是拉撒路最好的朋友——耶稣。看见耶稣,马大就更伤心了,因为耶稣本来是世上唯一能救活她弟弟的人,但他却没有这样做。不过,在耶稣逗留的短短时间里,马大再次看到耶稣那和蔼仁慈的目光,感受到他的体恤和关怀。她受到鼓励和安慰,感觉舒服多了。耶稣问了马大一些问题,加强了她对复活的信心,也促使她说出了一番意味深长的话:“我相信你是基督,是上帝的儿子,就是要来到世人当中的那位。”(约翰福音11:27

3 这番话显示马大是个信心坚强的女子。圣经里关于她的记载虽然不多,却蕴含了很大的教益,能加强我们的信心。让我们看看圣经中关于马大的第一段记载。

“为太多事忧虑不安”

4.(甲)马大的家庭有什么不常见的情况?(乙)马大三姐弟跟耶稣有怎么样的关系?

4 事情发生在几个月前,当时拉撒路还健在。一个很重要的人物快要前来伯大尼,到他们家作客,这个人就是耶稣基督。看来,拉撒路、马大和马利亚三姐弟是住在一起的,尽管在当时来说,成年的兄弟姐妹住在一起并不常见。有些研究圣经的人认为,马大在姐弟三人中可能排行最大,因为他们请客时,马大的举动就像家中的女主人,而且圣经提到这三姐弟时,有时会先提到马大。(约翰福音11:5)我们不知道他们三人有没有结婚,只知道他们都成了耶稣的密友。耶稣在犹地亚传道时,常常到他们的家落脚。他在这个地区经常遭到反对和敌视,而在他们家里却感到很安宁,也感受到朋友的支持,仿佛到了一个避风港。耶稣无疑很感激这三姐弟给他的帮助。

5,6.(甲)为什么这次耶稣来作客,马大特别忙碌呢?(乙)耶稣来家里作客,马利亚就把握机会怎么做?

5 马大为人勤奋,不时热情地接待客人,并尽量让客人住得舒舒服服,有宾至如归的感觉。结果,她常常令自己忙得不可开交。这次耶稣来他们家作客,情形也不例外。马大很快就想好要预备什么丰富的菜肴来款待这位贵宾,也许还包括耶稣的一些传道同伴。当日的犹太人很重视好客之道。客人来到时,主人会吻他,表示欢迎,也会为客人脱鞋和洗脚,还会用馨香油为客人抹头,让客人感到舒畅。(请读路加福音7:44-47主人会给客人周到的招待,务求让客人可以住得好、吃得好。

6 这时,马大和马利亚有一大堆工作要做。起初,马利亚也在帮忙,但耶稣来到后,情况就不同了。耶稣觉得这是施行教导的好机会。跟当日的宗教领袖不同的是,耶稣很尊重女性,乐于教导她们认识上帝的王国,而这个王国就是他传道的主题。有些人认为,在两姐妹中,马利亚的感情比较丰富,也比较喜欢思考。看到耶稣在施行教导,马利亚觉得很兴奋。她把握机会,坐到耶稣脚前,聚精会神地听耶稣所说的每句话。

7,8.(甲)为什么马大那么烦躁不安?(乙)她说的什么话显示她心情烦躁?

7 不难想象,当时马大肯定很慌张。她要为客人做很多道菜,还要忙着招呼客人,于是心情越来越烦躁。当她忙进忙出的时候,她却看见妹妹坐在耶稣跟前什么也不做,她有没有沉下脸来,大声叹气甚至皱起眉头呢?就算她有这样的反应也不奇怪。想想看,她一个人怎么做得了那么多事呢!

8 马大越来越焦急,终于忍不住了。她打断耶稣的话,激动地说:“主啊,我妹妹撇下我,让我一个人照顾一切,你觉得没关系吗?请叫她来帮帮我吧。”(路加福音10:40)马大的语气是挺强烈的。不少圣经译本把她的话译成:“主啊……你怎么不理?”马大请求耶稣纠正马利亚,叫马利亚回去帮忙。

9,10.(甲)耶稣怎样回应马大?(乙)为什么说,耶稣不是漠视马大所付出的辛劳?

9 耶稣怎样回应呢?他温和地说:“马大,马大,你为太多事忧虑不安了。其实需要的不多,只要一样就够了。马利亚选了最好的一份,谁也不能从她那里夺去。”(路加福音10:41,42)耶稣的回应也许令马大和很多读到这个记载的人都十分惊讶。耶稣的话是什么意思呢?他是不是批评马大过度重视物质?是不是漠视马大为了款待他而付出的辛劳?

马大虽然曾经“为太多事忧虑不安”,后来却谦卑地接受了纠正

10 都不是。耶稣很清楚,马大动机纯正,她是出于爱心才这么做的。而且,耶稣一向都不认为好好款待客人是错的。先前,他就很乐意出席马太(又叫利未)为他摆设的盛宴。(路加福音5:29)问题并不在于食物的多少,而在于马大本末倒置了:她过度专注于预备佳肴美食,以致忽略了最重要的事。是什么事呢?

耶稣很欣赏马大那么慷慨好客。他很清楚马大动机纯正,她是出于爱心才这么做的

11,12.耶稣怎样温和地纠正马大?

11 当时,耶和华上帝的独生子耶稣正在马大家中教授真理。没有任何事,包括美味的食物,比接受耶稣的教导更重要。马大却错过了这个能强化信心的难得机会。耶稣虽然觉得很可惜,但这毕竟是马大自己的选择,所以耶稣就尊重她的选择。 *不过,要吩咐马利亚也放弃这个机会,耶稣就不能同意了。

12 耶稣于是温和地纠正马大。他首先温柔地叫了她的名字两次,好缓和她那激动的情绪。接着,耶稣告诉她不用“为太多事忧虑不安”。其实,只要有一两样饭菜就够了,何况面前有一顿丰富的属灵宴席呢。既然马利亚已经选了“最好的一份”,也就是接受耶稣的教导,耶稣就绝不会夺去她这个福分。

13.我们从耶稣向马大提出的劝告可以学到什么?

13 这个记载虽然简短,却可以让今天的基督徒学到不少道理。我们千万不要让任何事阻碍自己满足属灵的需要。(马太福音5:3)我们也许希望自己能够像马大那样慷慨、勤奋,但也不要因为好客而把自己弄得“忧虑不安”,结果忽略了更重要的事。我们跟信徒交往,主要不是为了享用美食,而是为了分享属灵的恩赐,彼此鼓励。(请读罗马书1:11,12就算只是一顿便饭,也能达到这个目的。

弟弟死而复生

14.为什么我们可以肯定,马大接受了耶稣的纠正?

14 马大有没有接受耶稣的纠正呢?肯定有。使徒约翰叙述拉撒路死而复生的经过之前,在记载里说:“耶稣爱马大和她的妹妹,也爱拉撒路。”(约翰福音11:5)这是耶稣向马大提出劝告之后几个月的事。显然,马大不但没有生耶稣的气,反而将耶稣的仁爱劝告牢记在心。在这件事上,马大的确显出信心,值得我们效法。我们人人都会犯错,有时难免也需要别人的纠正。

15,16.(甲)弟弟病倒之后,马大肯定怎么做?(乙)为什么说,马大和马利亚的希望落空了?

15 弟弟拉撒路病倒之后,马大一定辛勤地照顾他。为了帮助弟弟减轻痛苦,早日康复,能做的马大都做了。可是,拉撒路的病情还是不断恶化。日复一日,马大和马利亚都时刻守在拉撒路身边照顾他。看见弟弟的脸容日渐憔悴,马大也许想起他们姐弟多年来一起经历过的喜和悲。这可能令她十分难过。

16 后来,拉撒路好像真的不行了,马大和马利亚就请人给耶稣传了个口信。当时耶稣正在另一个地方传道,那里离伯大尼大约有两天的路程。口信很简短:“主啊,跟你交情很深的朋友病了。”(约翰福音11:1,3)这两姐妹知道耶稣很爱拉撒路,也深信耶稣会尽力帮助他的好朋友。她们可能一直在等待耶稣,希望他及时赶到,挽救拉撒路的生命。可是,她们的希望落空了,拉撒路最后还是死去了。

17.(甲)马大为什么感到疑惑?(乙)听说耶稣快来到镇上时,她又怎么做?

17 马大和马利亚十分悲痛。在接着的几天,她们忙着办理丧事和接待从伯大尼一带前来的许多亲友。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但还没有耶稣的消息。也许马大越来越感到疑惑。在拉撒路死后的第四天,马大终于听说耶稣快来到镇上了。尽管心情沉重,马大的行动还是那么利落,她没有通知妹妹就急忙赶去见耶稣。(请读约翰福音11:18-20

18,19.(甲)马大表示她相信人有什么希望?(乙)为什么她对复活的希望深信不疑?

18 马大一看见耶稣,就忍不住把连日来缠绕在她和马利亚心头的想法说了出来:“主啊,要是你早在这里,我的兄弟就不会死了。”可是,她并没有失去信心和希望。她继续说:“就是现在我也知道,凡你向上帝所求的,上帝都必赐给你。”为了强化马大的信心,耶稣对她说:“你的兄弟一定复活。”(约翰福音11:21-23

19 马大以为耶稣说的是未来的事,就回应说:“我知道在最后的日子复活的时候,他一定复活。”(约翰福音11:24)虽然圣经清楚表明,人有复活的希望,当时一些称为撒都该派的犹太宗教领袖还是说没有这回事。(但以理书12:13;马可福音12:18马大跟他们不同,她对复活的希望深信不疑。因为她知道,耶稣曾指出人有复活的希望,也知道耶稣曾复活过死人——尽管那些人不像拉撒路那样死了那么久。可是,当时马大还不清楚耶稣打算怎么做。

20.(甲)请解释耶稣所说的那句令人难忘的话是什么意思。(乙)约翰福音11:25-27记载了马大的回答,她的话又说明了什么?

20 接着,耶稣说了一句令人难忘的话:“我就是复活,就是生命。”没错,耶和华上帝已经赐给他儿子耶稣权力,让他在将来复活地上千千万万的人。耶稣问马大说:“你相信这件事吗?”马大于是说出本章题目那句话。她相信耶稣是基督,即弥赛亚,也相信他是耶和华上帝的儿子,也就是先知预告会来到世人当中的那一位。约翰福音5:28,29请读约翰福音11:25-27

21,22.(甲)耶稣看见前来悼念的人那么悲伤就有什么反应?(乙)请描述拉撒路复活的情景。

21 耶和华上帝和他儿子耶稣基督欣赏马大的信心吗?肯定欣赏!接下来发生的事能够清楚证明这一点。马大赶回家去将马利亚叫来。接着,她看见耶稣跟马利亚和那些前来悼念的人说话,也看到耶稣因为目睹死亡为人带来的痛苦而悲伤落泪。之后,她听见耶稣吩咐人将她弟弟的墓穴门口的石头挪开。(约翰福音11:28-39

22 一向实事求是的马大不同意这样做,她认为拉撒路死去已经四天,遗体肯定发臭了。耶稣于是提醒她:“我不是告诉过你,你要是相信,就会看见上帝的荣耀吗?”马大相信耶稣,结果真的看见上帝的荣耀,就是看见耶和华赐耶稣大能,令拉撒路死而复生!接着发生的事必定使马大毕生难忘:耶稣命令说“拉撒路,出来!”;坟墓里传来一些微弱的声音,全身包着裹尸布的拉撒路起来,一步一步地走到墓穴门口;耶稣吩咐人“解开他,让他走”;马大和马利亚兴奋不已,立刻跑上前去跟拉撒路相拥。(请读约翰福音11:40-44那一刻,马大的悲伤一扫而空!

马大对耶稣有信心,结果得到奖赏,她和马利亚能够亲眼看见兄弟复活

23.(甲)耶和华和耶稣喜欢怎样对待有信心的人?(乙)你需要怎样做才能得到他们的奖赏?

23 这个记载让我们看出,死人复活绝对不是梦想,而是一个感人的圣经真理,也是真真正正发生过的事。(约伯记14:14,15)耶和华和他儿子耶稣喜欢奖赏所有显出信心的人,就像奖赏马大、马利亚和拉撒路一样。要是你显出坚强的信心,耶和华和耶稣也会大大奖赏你。

“正在侍候众人”

24.圣经最后一次提到马大时,告诉我们什么事?

24 此后,圣经只提过马大一次。事情发生在耶稣牺牲生命前几天的某个晚上。耶稣很清楚自己不久就会有什么遭遇,于是决定在上耶路撒冷之前,再次前往距离耶路撒冷3公里(2英里)的伯大尼,到马大家里留宿。那个晚上,耶稣和拉撒路在患过麻风的西门家里吃饭。圣经最后一次提到马大时,说她“正在侍候众人”。(约翰福音12:2

25.今天的基督徒会众也有哪些像马大一样的女子?

25 马大自始至终都那么勤奋。圣经头一次提到她时,她在工作;最后一次谈及她时,她也在工作,尽心尽力为身边的人服务。在今天的基督徒会众中,也有不少像马大一样的女子。她们刻苦耐劳,慷慨好客,并把信心化作行动,献出自己为上帝和别人服务。这些美德很可能伴随着马大的一生。马大的确很明智,因为有了这些美德,她就更能应付日后出现的各种难题了。

26.马大显出坚强的信心,这对她有什么帮助?

26 再过几天,马大所深爱的主耶稣会被人残酷地杀死。那些假仁假义的宗教领袖在杀害耶稣之后,还想要杀死拉撒路,因为拉撒路的复活使许多人信从了耶稣。这些事无疑都会使马大十分难受。(请读约翰福音12:9-11此外,马大和她挚爱的弟妹最终还是要经历生离死别的痛苦。我们不知道这事在什么时候发生和怎样发生,但马大既然有坚强的信心,想必她能够忍耐到底。今天的基督徒不是也应该效法马大,显出同样的信心吗?

^ 在1世纪的犹太社会里,女子通常都没有机会接受教育。她们主要是学做家务。也许由于这个原因,当马大看见马利亚坐在耶稣跟前听他教导时,就觉得很不恰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