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第14章

学会以慈悲待人

学会以慈悲待人

1.(甲)约拿要走的路程是怎么样的?(乙)他对目的地有什么感觉?

 约拿要走800多公里(500多英里)才能到达目的地,这至少要花一个月的时间,所以他有充足的时间好好思考。首先,他要挑选路线,是走一条省时的路,还是走一条安全的路呢?选好路线后,他就动身了。他越过无数的山岭和河谷,很可能要绕过叙利亚的大沙漠,横渡大大小小的河川溪流,例如幼发拉底河。也许他曾在叙利亚、美索不达米亚和亚述的乡镇,在外族人家里借宿。日子一天天过去,他每踏前一步,离尼尼微城就近一步。他一想到要去的那座城,就感到害怕。

2.为什么约拿知道,他不能再次逃避执行上帝的任务?

2 约拿很清楚,他不能再像上次那样,逃避执行上帝的任务了。我们在前一章读到,耶和华耐心地教导约拿。首先,他使海上狂风大作,后来又施行奇迹,使约拿在大鱼的腹中丝毫无损。三天后,大鱼把约拿吐在岸上。经历了这些事,约拿比之前更加敬畏和顺服上帝了。(约拿书1,2章

3.(甲)耶和华向约拿显出什么特质?(乙)我们接着会谈些什么问题?

3 耶和华再次吩咐约拿前往尼尼微。这次,约拿遵嘱而行往东走,踏上那条漫长的路。(请读约拿书3:1-3然而,约拿受到耶和华的管教,有没有完全改变过来呢?耶和华以慈悲对待约拿,没有因他抗命而施行惩罚。耶和华救了约拿的性命,使他不致葬身大海,还再次给他机会去执行任务。约拿有没有从这些经历学会以慈悲待人呢?对不完美的人来说,要以慈悲待人往往不容易,约拿也不例外。让我们看看从约拿的经历可以学到什么。

判决信息带来意想不到的反应

4,5.(甲)为什么耶和华把尼尼微称为大城?(乙)我们从这一点看出耶和华是位怎样的上帝?

4 约拿没有以耶和华的观点去看尼尼微城。圣经说:“尼尼微在上帝眼中是座大城”。(约拿书3:3)在约拿的记载中,耶和华三次把尼尼微称为大城。(约拿书1:2;3:2;4:11)为什么耶和华那么看重尼尼微这座大城呢?

5 尼尼微是座古城,是宁录在大洪水之后最初兴建的其中一座城。尼尼微城面积很大,管辖范围还包括邻近的几个城市,人要走三天的路,才能从城的一头走到另一头。(创世记10:11;约拿书3:3)尼尼微有高耸的城墙,城里有宏伟的神庙以及别的大型建筑物。但这些都不是耶和华上帝看重尼尼微城的原因。对上帝来说,重要的是城里的人。那时候,尼尼微城人口众多。虽然他们作恶多端,耶和华还是关心他们。上帝重视人命,也看出人人都有可能悔改,离恶行善。

约拿发现尼尼微是座大城,城里的人作恶多端

6.(甲)为什么尼尼微令约拿感到害怕?(也请看脚注)(乙)我们从约拿传讲判决的信息看出他是个怎样的人?

6 约拿终于抵达尼尼微。当他知道这座城住了超过十二万人后,也许感到更加害怕。 *他在这座繁荣的大城里走了一天,穿越大街小巷,想在城里最多人聚集的地方宣告他的信息。可是,城里的人怎么能听懂他的话呢?也许约拿学过亚述语;或是耶和华施行奇迹,使他能够说这种语言;约拿也可能用他的母语希伯来语宣讲信息,然后请别人传译。不管怎样,他所传的信息简明而率直,一点也不讨人喜欢。他宣告说:“还有四十天,尼尼微就要覆亡了。”(约拿书3:4)他勇敢地再三向人宣告这个信息,显出非凡的勇气和信心。今天,基督徒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需要这两种特质。

约拿所传的信息简明而率直,一点也不讨人喜欢

7,8.(甲)尼尼微人对约拿传讲的信息有什么反应?(乙)尼尼微王听见约拿的信息后怎么做?

7 许多尼尼微人都停下来听约拿讲话。约拿本以为尼尼微人会感到愤怒,甚至伤害他。可是,出乎意料的是,他们竟然愿意聆听!约拿的话很快就传开了。没多久,全城的人都在谈论他预告尼尼微会覆亡的事。(请读约拿书3:5他们全都禁食悔改,不分贫穷富贵,青壮老弱。不久,居民的举动就传到了尼尼微王的耳中。

约拿要怀着勇气和信心在尼尼微传讲判决的信息

8 尼尼微王听见约拿所传讲的信息后,也对上帝起了敬畏之心。王从宝座上起来,脱下华丽的朝服,像百姓那样披上粗布,然后“坐在灰中”。百姓的自发举动促使王跟大臣议定一条法令:所有民众都要禁食。王又吩咐,不论是人还是牲畜,一律要披上粗布。 *王还谦卑地承认,以往他治下的人民残暴成性,作恶多端,他希望真神看见他们悔改,就“平息怒火”,使他们不致灭亡。(约拿书3:6-9

9.(甲)关于尼尼微人,有些批评家质疑什么?(乙)为什么说,他们的观点是不对的?

9 有些批评家质疑,尼尼微人不可能这么快就改变态度。可是,一些圣经学者表示,这样的行为对古代一些迷信而善变的民族来说一点也不奇怪,这跟他们的民族特性是一致的。耶稣基督后来也提到尼尼微人悔改一事。(请读马太福音12:41耶稣清楚知道这件事的真相,因为他在天上目击事情的经过。(约翰福音8:57,58)因此,我们不该断定某些人是不可能悔改的,不管他们看来多么邪恶。只有耶和华才能看透人心。

上帝远比人类慈悲宽大

10,11.(甲)耶和华看见尼尼微人悔改,有什么反应?(乙)为什么说,耶和华先前对尼尼微的判决并没有错?

10 尼尼微人痛悔改过,耶和华有什么反应呢?约拿书接着记述道:“上帝看见他们所做的事,见他们都弃绝恶行,就回心转意,不把先前宣布的灾祸降在他们身上。”(约拿书3:10

11 这是不是意味着,耶和华先前对尼尼微的判决是错误的呢?不是的。圣经说,上帝是完全公正的。(请读申命记32:4耶和华看见尼尼微人衷诚悔改,他的义愤就平息了。上帝看出在这种情况下,按照原本的判决惩罚尼尼微人不再是公正的做法,倒该向他们大显慈悲。

12,13.(甲)我们怎么看出耶和华是通情达理、慈悲为怀的?(乙)为什么约拿奉命所说的预言不是假的?

12 宗教领袖常常将耶和华描述为冷酷无情、古板苛刻的神。事实恰恰相反,耶和华是通情达理、慈悲为怀的。每次他决定要惩罚恶人,都会先派人发出警告,因为他希望恶人悔改,离弃恶行,就像尼尼微人一样。(以西结书33:11)耶和华曾对他的先知耶利米说:“无论什么时候,我向一国一族宣布,要把他们拔出、拆毁、消灭,我所说的那一族如果回头,离弃恶行,我就会改变主意,不把我打算降的灾祸降给他们。”(耶利米书18:7,8

上帝希望恶人悔改,离弃恶行,就像尼尼微人一样

13 这意味着,约拿奉命所说的预言是假的吗?不是。预言已经达成上帝的旨意,就是警告恶人。这个判决是由于尼尼微人行恶而发出的,后来却因尼尼微人悔改而改变。不过,假如他们再次作恶,上帝还是会惩罚他们的。后来,他们果然因为故态复萌而遭受毁灭。(西番雅书2:13-15

14.耶和华以慈悲待尼尼微人,约拿有什么反应?

14 约拿看见尼尼微城没有如期遭受毁灭,有什么反应呢?圣经说:“约拿因这件事而非常不悦,发起怒来”。(约拿书4:1)他甚至以近乎指责的口吻向全能的上帝祷告。他说自己本来就应该留在家乡,又说自己一早就预料到耶和华不会降灾给尼尼微,更以此为借口,解释自己最初为什么会逃到他施去。然后,他向上帝求死,说死了比活着还好。(请读约拿书4:2,3

15.(甲)约拿为什么发怒、沮丧?(乙)耶和华看见约拿这么沮丧,就怎样做?

15 约拿为什么这样不高兴呢?我们不知道他当时的想法,只知道他曾向尼尼微城的所有人宣布毁灭的信息,而他们都相信他。可是现在,毁灭不会发生了。约拿是害怕被人嘲笑,还是怕别人说他是假先知呢?无论他怎么想,反正他就是不高兴看见尼尼微人悔改,也不喜欢见到耶和华以慈悲对待尼尼微人。看来,他越想越觉得愤愤不平,越想越觉得自己真的很可怜、颜面扫地。慈悲的上帝怎样看这个沮丧的先知呢?显然,他看的是约拿的优点。耶和华并没有因为约拿对他不敬而惩罚他,只是温和地问了他一个发人深省的问题:“你这样发怒有道理吗?”(约拿书4:4)约拿有没有回答?圣经没有说。

16.(甲)人可能在什么事上跟上帝观点不一样?(乙)我们从约拿的事例学到什么?

16 我们很容易会因约拿的行为而批评他,不过,我们要记得,不完美的人不认同上帝的观点是可以理解的。有些人认为,耶和华不应该让灾难发生,或者应该马上对恶人执行判决、早点消灭这个邪恶的世界。约拿的事例却让我们明白,要是我们不同意耶和华的观点,就要做出调整,而不是要上帝调整他的观点。

上了宝贵的一课

17,18.(甲)约拿离开尼尼微城后做了什么?(乙)跟葫芦有关的奇迹对约拿有什么影响?

17 约拿垂头丧气地离开尼尼微城。他不是回家,而是往东走,到了一个可以俯瞰尼尼微的山区。他搭了个棚子,然后坐下来,也许仍希望亲眼看见尼尼微城会怎样被毁灭。耶和华会怎样帮助这个固执的仆人学会以慈悲待人呢?

18 耶和华使一棵葫芦在一夜之间长成。约拿醒来,看见这棵叶子宽大、茁壮成长的葫芦能遮太阳,比他那不结实的棚子好多了,就非常高兴。也许他认为这棵异常茁壮的葫芦,显示上帝悦纳他、赐福给他。可是,耶和华不单想让约拿凉快凉快,早点消气,还想打动他的心。于是上帝行了另一个奇迹,派一条虫子来咬死这棵葫芦,“又使东方的热风吹来”,高温使约拿“几乎昏倒”。约拿更加愤怒沮丧了,甚至向上帝求死。(约拿书4:6-8

19,20.耶和华怎样用葫芦为例跟约拿推理?

19 耶和华再次问约拿,他这样因一棵葫芦枯死而发怒有没有道理。约拿仍然没有悔意,更自辩说:“我发怒,气得要死,都有道理。”耶和华看出,现在该给约拿上宝贵的一课了。(约拿书4:9

上帝用葫芦的事例教导约拿学会以慈悲待人

20 上帝于是跟约拿推理,指出那棵葫芦一夜长成,约拿既没有栽培,也没有使它长大,尚且因这棵葫芦枯死而感到可惜。然后上帝对约拿说:“何况这座尼尼微大城,里面有十二万多人连左手右手也分不清,又有许多牲畜,难道我不该顾惜吗?”(约拿书4:10,11 *

21.(甲)耶和华教导约拿明白什么重要的道理?(乙)约拿的事例让我们看出什么?

21 你明白耶和华用葫芦的事例说明什么重要的道理吗?约拿从没栽培过那棵葫芦,而耶和华不但赐给尼尼微人生命,也一直维持他们的生命,就像维持众生一样。约拿又怎能认为,十二万人和他们牲畜的命还不如一棵植物宝贵呢?这岂不是因为他任由自私的想法支配自己吗?其实,约拿之所以顾惜那棵葫芦,只不过因为葫芦对他有些用处。他因上帝饶恕尼尼微而发怒,难道不也是由于自私,太爱面子,要证明自己有道理吗?约拿的事例让我们看出,要诚实地省察自己。谁没有自私的倾向呢?耶和华却耐心地教导我们效法他,学会更加无私,更加有同情心,更加慈悲,我们不是应该感激上帝吗?

22.(甲)关于慈悲,我们怎么知道约拿已经从耶和华的优良教导得益?(乙)我们所有人从中学到了什么道理?

22 约拿有没有从这件事汲取教训呢?约拿书以耶和华反问约拿作为结束,并没有交代约拿的回应。有些人因此批评约拿书,认为这卷书应该交代约拿的回应。其实,约拿书本身就是约拿的回应。证据显示,这卷书的确是约拿执笔写的。不妨想象一下,约拿回到家乡后动笔写这卷书时的情景。那时的他,添了年岁又长了智慧,也比以前谦卑多了。约拿把自己曾经怎样犯错,怎样反叛,怎样不够慈悲、固执己见,都一一记述下来,说不定他还一边写一边羞愧地摇头呢。毫无疑问,约拿从耶和华的优良教导上了宝贵的一课,学会了怎样以慈悲待人。我们也以慈悲待人吗?(请读马太福音5:7

^ 据估计,在约拿的日子,以色列的首都撒马利亚只有两三万居民,还不到尼尼微人口的四分之一。尼尼微在最繁荣的时候,也许是当时世上最大的城市。

^ 这个命令似乎很奇怪,但这种做法并不是前所未有的。希腊历史家希罗多德说,古代的波斯人曾为一个受人爱戴的将军举哀,丧礼仪式就包括人和牲畜。

^ 上帝说尼尼微人连左手右手也分不清,意思是他们对上帝的标准一无所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