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第22章

在考验下保持忠贞

在考验下保持忠贞

1,2.(甲)耶稣在迦百农传道时,彼得心里怀着什么希望?(乙)但实情如何?

 彼得环视身边的听众,看到他们脸上的表情,不禁忧虑起来。当时,他们身处迦百农的犹太会堂,耶稣正向一群人讲话。迦百农位于加利利海北面海岸,这里是彼得的家乡,也是他以前从事捕鱼工作的地方。他的亲人、朋友和同行,有很多都住在这里。彼得无疑很希望这里的人能像他那样,看出耶稣是最伟大的导师,乐于接受耶稣的教导,并因认识上帝王国的真理而得到快乐。可是,从当时的情况看来,这样的事却不大可能发生。

2 很多人都不再留心听耶稣讲话,有的还窃窃私议,批评耶稣的言论,但令彼得最苦恼的是,连耶稣的一些门徒也失去他们刚认识真理时的反应。当初,他们好像发现了宝藏一样,脸上洋溢着欣喜的表情。但这时,他们却是一脸的失望,甚至愤怒。有些门徒还开口批评耶稣的话骇人听闻。他们不愿意听下去,于是走出会堂,不再跟随耶稣。(请读约翰福音6:60,66

3.彼得的信心怎样帮助他克服考验?

3 对彼得和其余的使徒来说,这天发生的事的确是个考验。其实,彼得也不完全明白耶稣在会堂里说的话,所以他能看出,耶稣的话要是单从字面理解,确实会令人反感。那么,彼得会怎么做呢?他对主人耶稣的忠贞受到了考验。这样的考验已经不是第一次,当然也不是最后一次。然而,由于有坚定的信心,彼得成功克服了这些考验,继续保持忠贞。让我们来看看他的好榜样。

尽管别人离弃耶稣,他仍然保持忠贞

4,5.耶稣的哪些言行令人们感到惊奇?

4 耶稣的所言所行常常出乎意料,令彼得和其他人感到惊奇。之前那天,耶稣施行奇迹,喂饱了好几千人。然后,人们想拥立耶稣为王,想不到他却退到山上去,还催促门徒上船前往迦百农。到了晚上,加利利海起了风暴,门徒费劲地划着船。就在这时候,他们看见耶稣竟在海面上行走。这个经历让彼得学到一个关于信心的重要道理。

5 到了早上,门徒发现群众原来坐船跟在他们后面。这些人来找耶稣,显然只是想看耶稣再次施行奇迹,变出更多食物来,而不是为了听耶稣传讲真理。耶稣于是斥责他们贪求物质。(约翰福音6:25-27)接着,耶稣去了迦百农的会堂,在那里继续谈论同一个话题。这时候,他道出了一个非常重要、却不容易理解的真理,令在场的人大为震惊。

6.耶稣讲了什么比喻?群众听后有什么反应?

6 耶稣不愿意让那些人视他为供应食物的人,反倒应该视他为上帝所赐的灵粮。耶稣也希望他们明白,只要他们对他所作的牺牲显出信心,并跟随他的榜样,就能得到永远的生命。于是,他将自己比作在摩西的日子从天而降的食物,也就是吗哪。有些人提出异议,耶稣就用了一个生动的比喻,说人们必须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才能得到永生。听见这番话后,群众更加不满,有些人还说:“这样的话骇人听闻,谁听得进去呢?”耶稣有很多门徒决定不再跟随他。 *约翰福音6:48-60,66

7,8.(甲)当时彼得还不明白耶稣必须经历什么事?(乙)彼得怎样回答耶稣向使徒们提出的问题?

7 彼得又怎么做呢?他必定也因耶稣的话感到困惑。当时他还不明白耶稣必须死去,才能完成上帝的旨意。那么,彼得也想跟随那些善变的门徒,离弃耶稣吗?他绝没有这样想,因为他有一种宝贵的特质,是那些人没有的。是什么特质呢?

8 这时,耶稣问使徒们说:“难道你们也想走吗?”(约翰福音6:67)这个问题是向十二个使徒提出的,但只有彼得开口回应。这种情况经常发生,也许是因为彼得的年纪最大。无论如何,他肯定是使徒当中最心直口快的一个,看来他很少会犹豫不敢说出心底话。这一次,在他心底里的是一番既感人又令人难忘的话。他对耶稣说:“主啊,我们还归附谁呢?你有永生的话语啊。”(约翰福音6:68

9.什么有助于彼得忠于耶稣?

9 彼得的话不是很感人吗?彼得对耶稣有信心,因此能够培养出一种可贵的特质,就是忠贞。彼得清楚看出,耶和华除了立耶稣做救主之外,就没有立别的救主了。彼得也知道耶稣的话,特别是关于上帝王国的真理,能拯救人的生命。彼得明白,即使有些事情令他困惑,他也不会离开耶稣,因为唯有通过耶稣,他才能得到上帝的悦纳和永生的恩赐。

我们忠于耶稣,就须要听从他所教的道理,不论这些道理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想法或喜好

10.我们可以怎样效法彼得,保持忠贞?

10 这也是你的心声吗?很可惜,今天很多人都说自己爱耶稣,但他们一旦遇上考验,就不再忠于他。我们要真正忠于耶稣基督,就必须像彼得那样看耶稣的教导。我们须要学习耶稣所教的道理,明白这些道理的含意,并且在生活中加以实践,不论这些道理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想法或喜好。耶稣很希望我们得到永生,但我们必须保持忠贞,才能享有这个福分。(请读诗篇97:10

尽管受到纠正,他仍然保持忠贞

11.耶稣带着跟随他的人去什么地方?(也请看脚注)

11 没过多久,耶稣带着使徒和一些门徒往北面走,踏上一段漫长的路途。在路上,他们能看见黑门山那被白雪覆盖的山峰。黑门山位于应许之地的北面边界,有时在加利利海也能远远看见这座山的山峰。随着他们离黑门山越来越近,这座山在他们面前就显得越来越高耸宏伟。地势越来越高,他们来到凯撒里亚·腓立比附近的一些村庄,可以从这里俯瞰南面应许之地的大部分地区。 *就在这个优美的环境中,耶稣向门徒提出一个重要的问题。

12,13.(甲)为什么耶稣想知道群众对他有什么看法?(乙)彼得的回答怎样显示他有真正的信心?

12 耶稣问门徒:“群众说我是谁?”当时,彼得很可能定睛注视耶稣那诚恳的眼神,再次感受到他主人是那么的仁慈,充满智慧,能洞悉事理。耶稣很想知道,那些听众根据所见所闻,对他的身份得出了什么结论。门徒就向耶稣复述了一般人的错误理解。但耶稣还想知道,他这些亲密的门徒是不是也有同样的误解,于是再问他们:“你们呢?你们说我是谁?”(路加福音9:18-20

13 这次,彼得也像以前那样,很快地作出回应。他用坚定的语气,清楚地说出许多在场的门徒心中的想法,他说:“你是基督,是永活上帝的儿子。”我们可以想象,耶稣听见他这么说时,脸上必定露出了表示赞许的笑容,并亲切地称赞他。耶稣对彼得说,那些有真信心的人之所以能明白这个重要的真理,不是凭着凡人的帮助,而是凭着耶和华上帝的帮助。彼得能够洞悉耶和华所启示的一个重大的真理,看出谁是很久以前所应许的弥赛亚,也就是基督。(请读马太福音16:16,17

14.耶稣把什么重要的职责交给彼得?

14 这位基督就是圣经在许久之前所预言的“建造的人弃绝的石头”。(诗篇118:22;路加福音20:17)耶稣接着谈到这个预言说,耶和华会在这块石头或磐石,也就是刚刚被彼得认出的这位基督之上,建立一群会众。然后,耶稣将这群会众中一些非常重要的职责交给彼得。有些人以为耶稣这样做就等于抬举彼得,使他凌驾其他使徒之上。但事实上,耶稣只是交给彼得一些任务而已。他把“天上王国的钥匙”交给彼得。(马太福音16:19)彼得有殊荣为三群人打开进入上帝王国的机会,首先是犹太人,然后是撒马利亚人,最后是外邦人,即非犹太人。

15.(甲)为什么彼得想阻止耶稣?(乙)他说了什么话去阻止耶稣?

15 然而,就像耶稣后来所说的,谁获托付更多的工作,谁就要负起更大的责任,而这正是彼得的情况。(路加福音12:48)耶稣把职责交给彼得之后,就告诉门徒更多跟弥赛亚有关的重要真理,包括他将要在耶路撒冷受苦和死去。彼得听到耶稣这样说,就十分不安,于是将耶稣拉到一旁,想阻止他,说:“主啊,你该爱惜自己,你绝不会有这种下场的。”(马太福音16:21,22

16.(甲)耶稣怎样纠正彼得?(乙)耶稣的话也给了我们所有人什么合适的提醒?

16 彼得说这些话一定是出于好意,而其余的门徒的想法很可能也跟彼得相似,所以他们对耶稣接着的反应必定大感意外。耶稣转过身来,背向彼得,看着其余的门徒,说:“撒但,退到我后面去!你是我的绊脚石,因为你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意思,而是人的意思。”(马太福音16:23;马可福音8:32,33)这番话对我们所有人来说,都是个合适的提醒。我们很容易会依从人的想法,而忽略了上帝的想法。要是这样,就算我们是出于好意,言行却可能会不自觉地顺应了撒但的意思,而将上帝的想法置诸脑后。话说回来,彼得受到耶稣纠正后有什么反应呢?

17.耶稣对彼得说“退到我后面去!”,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17 彼得必定知道,耶稣不是指彼得本人就是魔鬼撒但,因为耶稣对彼得说的话,跟他对撒但说的话也不一样。耶稣对撒但说的是“走开!”(马太福音4:10),但对彼得说的却是“退到我后面去!”。耶稣看出彼得有许多美好的特质,他这么说,不是要赶走这个使徒,而是要纠正他在这件事上怀有的错误想法。彼得显然不该在他的主前面做一块绊脚石,而应该退到耶稣后面,继续支持和跟随耶稣。

我们必须谦卑地接受管教,并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才能继续亲近耶稣基督和他的父亲耶和华上帝

18.(甲)彼得怎样表明他忠于耶稣?(乙)我们可以怎样效法他?

18 这时候,彼得有没有为自己辩护,感到生气,或绷着脸不说话呢?没有。相反,他谦卑地接受了纠正。这再次显出他对基督的忠贞。所有跟随基督的人都不时需要受到纠正。我们必须谦卑地接受管教,并从错误中汲取教训,才能继续亲近耶稣基督和他的父亲耶和华上帝。(请读箴言4:13

彼得保持忠贞,谦卑地接受了纠正

因保持忠贞而获得奖赏

19.(甲)耶稣说了什么让人惊讶的话?(乙)彼得也许怎么认为?

19 接着,耶稣说出另一番让人惊讶的话:“我实在告诉你们,站在这里的人,有的还没有尝到死的滋味,就一定会看见人子在他的王国里来临。”(马太福音16:28)彼得必定很想知道,耶稣的话到底是什么意思。他也许认为,自己刚刚受过耶稣责备,可能没有机会享受这些殊荣了。

20,21.(甲)请描述彼得所看见的异象。(乙)异象里的人所说的话为什么能帮助彼得纠正观点?

20 然而,实情并非彼得所想的那样。大概过了一个星期,耶稣带着雅各、约翰和彼得上了一座高山,也许就是在几公里以外的黑门山。当时很可能是晚上,因为圣经说三个使徒都很困倦。可是,耶稣祷告时发生的一件事,却使他们睡意全消。(马太福音17:1;路加福音9:28,29,32

21 耶稣开始在他们面前改变形貌。他的脸开始发光,亮得像太阳一样,他的衣服也变得光洁雪白。然后,有两个人在这个异象中出现,站在耶稣身边,一个像摩西,一个像以利亚。他们跟耶稣交谈,谈论“耶稣要离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那显然是指耶稣会死去,然后复活。之前,彼得认为耶稣绝不该受苦受难,他的想法真是大错特错了!(路加福音9:30,31

22,23.(甲)什么显示彼得待人仁慈,充满热诚?(乙)那个晚上,彼得、雅各和约翰还获得什么奖赏?

22 彼得很想自己也能置身于这个神奇的异象当中,甚至希望这个异象能延长一段时间。他看见摩西和以利亚好像要离开耶稣了,就说:“老师,我们在这里真好,让我们搭三个帐幕,一个给你,一个给摩西,一个给以利亚吧。”彼得在异象中看见的,是两个死去很久的上帝忠仆的形象,他们当然不需要什么帐幕。当时彼得根本没想清楚就脱口而出。可是,这也显示他待人仁慈,充满热诚,这样的性情确实很吸引人,对吗?(路加福音9:33

彼得、雅各和约翰获得奖赏,得以看见一个鼓舞人心的异象

23 那个晚上,彼得、雅各和约翰还获得另一个奖赏。有一朵云彩出现,笼罩着他们。接着,从云里有声音发出,那是耶和华上帝的声音!耶和华说:“这是我的儿子,是我所拣选的。你们要听从他。”然后异象就消失了,山上只剩下耶稣和三个使徒。(路加福音9:34-36

24.(甲)彼得从所看见的异象得到什么裨益?(乙)我们怎么做,也能从这个异象得益?

24 这个异象对彼得来说十分宝贵,对我们也一样。几十年后,彼得在信中谈到他在那个晚上获得的殊荣,就是能够预先看见耶稣在天上作王时的荣耀,有幸“亲眼见过他的威严”。这个异象证实了圣经的许多预言,也强化了彼得的信心,使他有力量面对未来的考验。(请读彼得后书1:16-19只要我们像彼得那样,继续忠于耶和华所委任的主,向他学习,接受他的纠正和管教,并天天谦卑地跟随他,我们也能从这个异象得到强化。

^ 在迦百农会堂听耶稣讲话的群众,仅在一天之前才兴奋地说耶稣是上帝的先知,但这时却拒绝接受耶稣的教导。由此可见,他们是一群反复无常的人。(约翰福音6:14

^ 耶稣和门徒从加利利海的岸边出发,由海拔以下约莫210米(700英尺)的地方,走了约莫50公里(30英里),来到大约海拔350米(1150英尺)高的地方,沿途的自然风光十分优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