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第6章

向上帝傾心吐意

向上帝傾心吐意

1,2.(甲)哈拿準備去過節,為什麼會不開心呢?(乙)我們從哈拿的經歷可以學到什麼?

 哈拿正忙著打點這次出門的行李,為的是讓自己沒空胡思亂想。她本應開開心心的,因為每年這個時候,她的丈夫以利加拿都會帶全家到示羅的聖幕去過節。耶和華希望他的子民歡歡喜喜地慶祝節期。(請讀申命記16:15哈拿從小就很喜歡過節,只是近幾年,她的生活有了變化。

2 哈拿的丈夫以利加拿很愛她。可是,她丈夫還有一個妻子叫比妮拿。這個女子存心跟哈拿作對,使她的日子很不好過。比妮拿還做了些缺德的事,使哈拿在過節期間也不快樂,甚至十分傷心。比妮拿到底做了什麼事?更重要的是,由於對耶和華有信心,哈拿能夠應付看來無法改變的情況。她怎樣應付呢?假如現在也有些事令你失去喜樂,哈拿的經歷想必能大大激勵你。

「你為什麼心裡難過呢?」

3,4.(甲)哈拿面對哪兩個很大的難題?(乙)為什麼這兩個難題令哈拿那麼難受?

3 聖經的記載說,哈拿曾經遇上兩個很大的難題。對於第一個,她能做的事不多;對於第二個,她更是無能為力。第一個難題是,她丈夫的另一個妻子憎恨她,常常跟她作對。第二個難題是,她不能生育。任何渴望生孩子的已婚婦人發現自己不育,肯定都很難過。但在哈拿的日子,以色列婦人要是結了婚而沒有孩子,所承受的痛苦卻更大。當時的家庭都靠子嗣為家族留名,因此,一般人都把不育視為很大的羞辱。

4 假如沒有比妮拿,哈拿可能還忍受得住。多妻制對婚姻一點好處也沒有。多妻的家庭經常發生一些令人頭疼的事,諸如競爭、衝突、紛爭。多妻制遠遠比不上上帝在伊甸園設立的一夫一妻制。(創世記2:24)當提到多妻的家庭時,聖經從沒有說這樣的家庭是快樂的,反而充滿煩惱,以利加拿的家庭就是一個例子。

5.(甲)為什麼比妮拿想折磨哈拿?(乙)她怎樣令哈拿感到痛苦?

5 以利加拿愛哈拿勝過愛比妮拿。根據猶太人的傳統說法,以利加拿先娶哈拿,幾年後才娶比妮拿。無論這個說法對不對,有一點倒是肯定的,就是比妮拿非常嫉妒哈拿,她想方設法要折磨家裡的這個對頭。在生兒育女方面,比妮拿大佔上風。她生下一個又一個的孩子,而且每生一個孩子,她的氣焰就多添一分。哈拿因為不育而十分沮喪,比妮拿非但不同情和安慰她,反而趁機捅她的痛處。聖經說,比妮拿「羞辱她,使她苦惱不堪」。(撒母耳記上1:6)比妮拿是故意這樣做的。她一心要令哈拿感到痛苦,也確實得逞了。

哈拿由於不育而深感苦惱,比妮拿還想方設法要令她更加痛苦

6,7.(甲)雖然得到以利加拿的安慰,為什麼哈拿還是沒有把真相告訴丈夫?(乙)哈拿不育,就表示耶和華不喜歡她嗎?(請看腳注)

6 看來,比妮拿最喜歡趁全家每年到示羅過節時攻擊哈拿。以利加拿向耶和華獻祭之後,會把祭肉分給比妮拿和所有兒女,每人一份,但他會給受寵愛的哈拿最特別的一份。嫉妒的比妮拿分到祭肉後,總愛向哈拿炫耀一番,可憐的哈拿想到自己沒有兒女,就忍不住哭起來,連飯也吃不下。以利加拿看到自己親愛的哈拿這麼難過,飯也不肯吃,就安慰她說:「哈拿,你為什麼哭泣,不肯吃飯呢?你為什麼心裡難過呢?有我不是比有十個兒子還好嗎?」(撒母耳記上1:4-8

7 以利加拿很有洞察力,看出哈拿這麼傷心,一定跟她不育有關。聽見丈夫表達愛意,知道他還這麼愛自己,哈拿必定很欣慰。 *對於比妮拿欺負哈拿這件事,我們不知道以利加拿是否知情。聖經也沒有說,哈拿將比妮拿羞辱自己的事告訴丈夫。哈拿可能覺得,如果揭發比妮拿,自己的處境會更糟糕。她也可能想到,即使丈夫知道真相,情況也未必會改善。這樣做也許只會使比妮拿更怨恨自己,而比妮拿的兒女和僕人也會同樣敵視她。要是這樣,她在家裡就會越來越受排斥了。

哈拿在家中受到惡待,就向耶和華尋求安慰

8.為什麼你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時,記住耶和華是公正的會令你感到安慰?

8 以利加拿也許不知道比妮拿的卑劣行徑,但耶和華卻對整件事一清二楚。這個事例讓我們看出:千萬不要因心懷嫉妒和仇恨而做些缺德的事,更不要以此為樂。即使這些缺德事看起來並不嚴重,耶和華也不會置之不理。上帝是公正的,他必會在自己所定的時間,以他的方式糾正事態。(請讀申命記32:4這不是令那些像哈拿一樣喜愛和睦卻無故受害的人感到安慰嗎?哈拿也明白耶和華是公正的,所以向他求助。

「臉上再沒有愁容」

9.雖然哈拿知道比妮拿會羞辱自己,但仍然去示羅過節,我們從她身上學到什麼?

9 這天一大清早,家裡就鬧哄哄的,各人都忙著收拾東西,準備到示羅過節,孩子們也不例外。這個大家庭要穿越以法蓮山區,大約要走30多公里(20多英里),需要一兩天的時間。 *哈拿知道她的對頭比妮拿會再次趁機羞辱她,卻沒有留在家裡不去示羅。她確是崇拜上帝的人的好榜樣。今天,我們要是因為別人做了不對的事,就不參加崇拜上帝的活動,那是很不明智的。我們這樣做,就會錯過很多福分,因而得不到所需的力量去忍受逆境。

10,11.(甲)為什麼哈拿想盡快到聖幕去?(乙)她在禱告裡怎樣向天父盡情傾訴?

10 在蜿蜒曲折的山路走了一整天之後,以利加拿一家來到示羅。示羅位於山上,周圍大都是更高的山巒。隨著他們離示羅越來越近,哈拿心裡也許一直想著該怎樣向耶和華禱告。到達目的地後,他們先停下來吃飯。吃完飯後,哈拿就馬上離開人群,到耶和華的聖幕去。那時,大祭司以利正坐在門柱旁,但哈拿沒注意到他,心裡只想著上帝。她深信在聖幕禱告,上帝一定會垂聽,就算沒有人明白她的苦況,天父也必定明白。這時,一肚子的委屈翻湧如潮,她忍不住哭了起來。

11 哈拿一邊默禱一邊抽泣,身體也微微顫抖著。她嘴唇顫動,在心裡默默向耶和華述說自己的苦況。她禱告了很久,向天父盡情傾訴。哈拿渴望上帝能賜她孩子,但她不是只求上帝賜福,也很想把自己最好的獻給上帝。她起誓說,如果自己生下兒子,就會將孩子獻給耶和華,讓兒子一生事奉耶和華。(撒母耳記上1:9-11

12.關於禱告,我們從哈拿的榜樣學到什麼?

12 在禱告方面,哈拿是所有事奉上帝的人的好榜樣。耶和華仁慈地鼓勵他的子民坦然向他傾訴,放心把自己的憂慮告訴他,就像一個小孩坦然跟爸爸說話一樣,因為小孩信賴爸爸,知道爸爸疼愛自己。(請讀詩篇62:8;帖撒羅尼迦前書5:17關於向耶和華禱告,使徒彼得受聖靈啟示寫了以下令人安慰的話:「你們要把一切憂慮卸給上帝,因為他關心你們。」(彼得前書5:7

13,14.(甲)以利貿然斷定哈拿做了什麼錯事?(乙)哈拿怎樣回應以利而成為我們的好榜樣?

13 然而,世人卻不像耶和華那樣了解和體恤我們。哈拿一邊哭泣一邊禱告的時候,突然聽見一把聲音,嚇了她一大跳。聲音出自大祭司以利的口,原來他一直在留意哈拿。以利說:「你要醉到幾時呢?快快醒來吧。」他看見哈拿的嘴唇和身體不停顫動,情緒又很激動,不問清楚就貿然斷定哈拿是喝醉了。(撒母耳記上1:12-14

14 這時,哈拿一定非常難受。她已經那麼痛苦了,還要被人無理指責,而且責備她的是個受人尊敬的人。可是,哈拿再次對上帝顯出信心,確是我們的好榜樣。她沒有因為別人做得不好而影響自己崇拜耶和華。她恭敬地回應以利,向他解釋自己的情況。接著,以利也許明白自己剛才的言行有點失當,於是用較溫和的語氣對哈拿說:「你安心回去吧,願以色列的上帝把你所求的賜給你。」(撒母耳記上1:15-17

15,16.(甲)哈拿到聖幕崇拜耶和華,並向上帝傾心吐意,這對她有什麼幫助?(乙)我們情緒低落時,可以怎樣效法哈拿?

15 哈拿到聖幕崇拜耶和華,並向上帝傾心吐意,這對她有什麼幫助?聖經說:「於是婦人回去吃飯,臉上再沒有愁容。」(撒母耳記上1:18)哈拿感到如釋重負,彷彿卸下了壓在心頭的一塊大石頭,讓天父那寬闊有力的肩膀去承擔。(請讀詩篇55:22有什麼難題是天父承擔不了的嗎?從來沒有,也永遠不會有!

16 每當我們被重擔壓得透不過氣來,或者情緒低落、意志消沉時,就應該效法哈拿,向上帝坦然傾訴。聖經說,耶和華是「聽禱告的主」。(詩篇65:2)我們懷著信心向天父傾心吐意,就會像哈拿那樣,得到上帝所賜的「超越人所能理解的」平安,不再鬱鬱不樂。(腓立比書4:6,7

「沒有磐石像我們的上帝」

17,18.(甲)我們怎麼知道以利加拿同意哈拿所起的誓?(乙)對於哈拿,比妮拿再也不能怎樣做?

17 第二天早上,哈拿隨以利加拿回到聖幕。她很可能已經把自己所求的事和所起的誓告訴丈夫,因為摩西律法規定,如果妻子所起的誓沒有得到丈夫同意,就不能生效。(民數記30:10-15)可是,以利加拿並沒有廢掉哈拿所起的誓,因為他同樣對上帝有信心。聖經說,以利加拿和哈拿一起在聖幕崇拜耶和華,然後回家。

18 聖經沒說比妮拿在什麼時候發現自己再也不能令哈拿傷心落淚,只說哈拿「再沒有 愁容,這顯示哈拿在聖幕向上帝禱告後,就不再傷心了。比妮拿應該很快就看出,無論她再怎麼刺激哈拿都沒用了。之後,聖經再也沒提過比妮拿這個人。

19.(甲)哈拿得到什麼福分?(乙)我們怎樣知道她沒有忘記賜福的是上帝?

19 哈拿的內心平靜了幾個月。有一天,她發現自己懷孕了,真是心花怒放!雖然如此,哈拿卻從沒有忘記賜給她這福分的是誰。她給所生的兒子起名撒母耳,意思是「上帝的名」。這是指呼求上帝的名,就像哈拿所做的一樣。孩子出生後頭三年,哈拿沒有跟以利加拿和其他家人一起去示羅。兒子斷奶後,她就做好心理準備,要把心愛的兒子送到示羅去。

20.哈拿和以利加拿怎樣履行他們向耶和華所起的誓?

20 跟愛子離別肯定不是件容易的事。雖然哈拿知道,撒母耳在示羅會得到悉心的照顧,也許那些在聖幕的婦女會幫忙,但哪個母親不想把孩子留在身邊呢?更何況撒母耳還那麼小。儘管捨不得,哈拿和以利加拿還是懷著感恩之心,甘心樂意地將撒母耳帶到示羅。他們來到聖幕,獻祭後就將撒母耳帶到以利面前,告訴他這就是哈拿當年起誓要獻給上帝的孩子。

哈拿確是撒母耳的好母親

21.為什麼說,哈拿向耶和華所作的禱告顯示她信心堅強?(也請看「 兩個特別的禱告」這個附欄)

21 接著,哈拿作了一個禱告。上帝認為應該把這個禱告記在聖經裡,這個禱告載於撒母耳記上2:1-10。哈拿所講的每句話都顯示她對上帝有堅強的信心。她讚頌耶和華擁有無比的大能,並以奇妙的方式運用他的能力:既能貶抑高傲之輩,也能賜福給受壓迫的人;能取去生命,也能拯救性命。她說天父的聖潔無人能比,也讚美上帝的公正和忠貞。她有充分的理由說:「沒有磐石像我們的上帝。」耶和華比磐石更可靠,永不改變,也會保護所有受到壓迫而向他求助的人。

22,23.(甲)我們怎麼知道,撒母耳在成長期間也感受到父母的愛?(乙)耶和華還賜什麼福分給哈拿?

22 小撒母耳很有福,因為他有一個對耶和華充滿信心的母親。撒母耳雖然很想念母親,卻沒有缺乏母愛。哈拿每年都上示羅去探望撒母耳,每次都帶一件親手做的無袖小外袍,讓他在聖幕服務時穿。外袍的一針一線都飽含她對兒子的愛和關懷(請讀撒母耳記上2:19我們可以想像一下,她怎樣一邊幫撒母耳穿上小外袍,把衣服扯直,一邊慈愛地看著兒子,並溫柔地鼓勵他。有這樣的媽媽,撒母耳多麼幸福。他長大後果然成為一個令父母自豪的兒子,一個造福全以色列的人。

23 耶和華也沒有忘記哈拿。上帝賜福給她,使她後來再為以利加拿生了五個兒女。(撒母耳記上2:21)也許對哈拿來說,最大的福分是能夠跟天父耶和華有親密的關係,而這種關係也與日俱增。只要你效法哈拿,顯出同樣的信心,也能跟上帝有親密的關係,蒙他賜福。

^ 雖然聖經說耶和華「使哈拿不能生育」,但沒有證據顯示上帝不喜歡這個既謙卑又忠信的婦人。(撒母耳記上1:5)聖經這樣說,有時候只是表示上帝暫時容許某件事發生。

^ 以利加拿的家鄉拉瑪跟耶穌日子的亞利馬太城很可能是同一個地方,而亞利馬太城與示羅的距離就是30多公里(20多英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