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第22章

在考驗下保持忠貞

在考驗下保持忠貞

1,2.(甲)耶穌在迦百農傳道時,彼得心裡懷著什麼希望?(乙)但實情如何?

 彼得環視身邊的聽眾,看到他們臉上的表情,不禁憂慮起來。當時,他們身處迦百農的猶太會堂,耶穌正向一群人講話。迦百農位於加利利海北面海岸,這裡是彼得的家鄉,也是他以前從事捕魚工作的地方。他的親人、朋友和同行,有很多都住在這裡。彼得無疑很希望這裡的人能像他那樣,看出耶穌是最偉大的導師,樂於接受耶穌的教導,並因認識上帝王國的真理而得到快樂。可是,從當時的情況看來,這樣的事卻不大可能發生。

2 很多人都不再留心聽耶穌講話,有的還竊竊私議,批評耶穌的言論,但令彼得最苦惱的是,連耶穌的一些門徒也失去他們剛認識真理時的反應。當初,他們好像發現了寶藏一樣,臉上洋溢著欣喜的表情。但這時,他們卻是一臉的失望,甚至憤怒。有些門徒還開口批評耶穌的話駭人聽聞。他們不願意聽下去,於是走出會堂,不再跟隨耶穌。(請讀約翰福音6:60,66

3.彼得的信心怎樣幫助他克服考驗?

3 對彼得和其餘的使徒來說,這天發生的事的確是個考驗。其實,彼得也不完全明白耶穌在會堂裡說的話,所以他能看出,耶穌的話要是單從字面理解,確實會令人反感。那麼,彼得會怎麼做呢?他對主人耶穌的忠貞受到了考驗。這樣的考驗已經不是第一次,當然也不是最後一次。然而,由於有堅定的信心,彼得成功克服了這些考驗,繼續保持忠貞。讓我們來看看他的好榜樣。

儘管別人離棄耶穌,他仍然保持忠貞

4,5.耶穌的哪些言行令人們感到驚奇?

4 耶穌的所言所行常常出乎意料,令彼得和其他人感到驚奇。之前那天,耶穌施行奇跡,餵飽了好幾千人。然後,人們想擁立耶穌為王,想不到他卻退到山上去,還催促門徒上船前往迦百農。到了晚上,加利利海起了風暴,門徒費勁地划著船。就在這時候,他們看見耶穌竟在海面上行走。這個經歷讓彼得學到一個關於信心的重要道理。

5 到了早上,門徒發現群眾原來坐船跟在他們後面。這些人來找耶穌,顯然只是想看耶穌再次施行奇跡,變出更多食物來,而不是為了聽耶穌傳講真理。耶穌於是斥責他們貪求物質。(約翰福音6:25-27)接著,耶穌去了迦百農的會堂,在那裡繼續談論同一個話題。這時候,他道出了一個非常重要、卻不容易理解的真理,令在場的人大為震驚。

6.耶穌講了什麼比喻?群眾聽後有什麼反應?

6 耶穌不願意讓那些人視他為供應食物的人,反倒應該視他為上帝所賜的靈糧。耶穌也希望他們明白,只要他們對他所作的犧牲顯出信心,並跟隨他的榜樣,就能得到永遠的生命。於是,他將自己比作在摩西的日子從天而降的食物,也就是嗎哪。有些人提出異議,耶穌就用了一個生動的比喻,說人們必須吃他的肉喝他的血,才能得到永生。聽見這番話後,群眾更加不滿,有些人還說:「這樣的話駭人聽聞,誰聽得進去呢?」耶穌有很多門徒決定不再跟隨他。 *約翰福音6:48-60,66

7,8.(甲)當時彼得還不明白耶穌必須經歷什麼事?(乙)彼得怎樣回答耶穌向使徒們提出的問題?

7 彼得又怎麼做呢?他必定也因耶穌的話感到困惑。當時他還不明白耶穌必須死去,才能完成上帝的旨意。那麼,彼得也想跟隨那些善變的門徒,離棄耶穌嗎?他絕沒有這樣想,因為他有一種寶貴的特質,是那些人沒有的。是什麼特質呢?

8 這時,耶穌問使徒們說:「難道你們也想走嗎?」(約翰福音6:67)這個問題是向十二個使徒提出的,但只有彼得開口回應。這種情況經常發生,也許是因為彼得的年紀最大。無論如何,他肯定是使徒當中最心直口快的一個,看來他很少會猶豫不敢說出心底話。這一次,在他心底裡的是一番既感人又令人難忘的話。他對耶穌說:「主啊,我們還歸附誰呢?你有永生的話語啊。」(約翰福音6:68

9.什麼有助於彼得忠於耶穌?

9 彼得的話不是很感人嗎?彼得對耶穌有信心,因此能夠培養出一種可貴的特質,就是忠貞。彼得清楚看出,耶和華除了立耶穌做救主之外,就沒有立別的救主了。彼得也知道耶穌的話,特別是關於上帝王國的真理,能拯救人的生命。彼得明白,即使有些事情令他困惑,他也不會離開耶穌,因為惟有通過耶穌,他才能得到上帝的悅納和永生的恩賜。

我們忠於耶穌,就須要聽從他所教的道理,不論這些道理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想法或喜好

10.我們可以怎樣效法彼得,保持忠貞?

10 這也是你的心聲嗎?很可惜,今天很多人都說自己愛耶穌,但他們一旦遇上考驗,就不再忠於他。我們要真正忠於耶穌基督,就必須像彼得那樣看耶穌的教導。我們須要學習耶穌所教的道理,明白這些道理的含意,並且在生活中加以實踐,不論這些道理是不是符合自己的想法或喜好。耶穌很希望我們得到永生,但我們必須保持忠貞,才能享有這個福分。(請讀詩篇97:10

儘管受到糾正,他仍然保持忠貞

11.耶穌帶著跟隨他的人去什麼地方?(也請看腳注)

11 沒過多久,耶穌帶著使徒和一些門徒往北面走,踏上一段漫長的路途。在路上,他們能看見黑門山那被白雪覆蓋的山峰。黑門山位於應許之地的北面邊界,有時在加利利海也能遠遠看見這座山的山峰。隨著他們離黑門山越來越近,這座山在他們面前就顯得越來越高聳宏偉。地勢越來越高,他們來到凱撒里亞·腓立比附近的一些村莊,可以從這裡俯瞰南面應許之地的大部分地區。 *就在這個優美的環境中,耶穌向門徒提出一個重要的問題。

12,13.(甲)為什麼耶穌想知道群眾對他有什麼看法?(乙)彼得的回答怎樣顯示他有真正的信心?

12 耶穌問門徒:「群眾說我是誰?」當時,彼得很可能定睛注視耶穌那誠懇的眼神,再次感受到他主人是那麼的仁慈,充滿智慧,能洞悉事理。耶穌很想知道,那些聽眾根據所見所聞,對他的身份得出了什麼結論。門徒就向耶穌複述了一般人的錯誤理解。但耶穌還想知道,他這些親密的門徒是不是也有同樣的誤解,於是再問他們:「你們呢?你們說我是誰?」(路加福音9:18-20

13 這次,彼得也像以前那樣,很快地作出回應。他用堅定的語氣,清楚地說出許多在場的門徒心中的想法,他說:「你是基督,是永活上帝的兒子。」我們可以想像,耶穌聽見他這麼說時,臉上必定露出了表示讚許的笑容,並親切地稱讚他。耶穌對彼得說,那些有真信心的人之所以能明白這個重要的真理,不是憑著凡人的幫助,而是憑著耶和華上帝的幫助。彼得能夠洞悉耶和華所啟示的一個重大的真理,看出誰是很久以前所應許的彌賽亞,也就是基督。(請讀馬太福音16:16,17

14.耶穌把什麼重要的職責交給彼得?

14 這位基督就是聖經在許久之前所預言的「建造的人棄絕的石頭」。(詩篇118:22;路加福音20:17)耶穌接著談到這個預言說,耶和華會在這塊石頭或磐石,也就是剛剛被彼得認出的這位基督之上,建立一群會眾。然後,耶穌將這群會眾中一些非常重要的職責交給彼得。有些人以為耶穌這樣做就等於抬舉彼得,使他凌駕其他使徒之上。但事實上,耶穌只是交給彼得一些任務而已。他把「天上王國的鑰匙」交給彼得。(馬太福音16:19)彼得有殊榮為三群人打開進入上帝王國的機會,首先是猶太人,然後是撒馬利亞人,最後是外邦人,即非猶太人。

15.(甲)為什麼彼得想阻止耶穌?(乙)他說了什麼話去阻止耶穌?

15 然而,就像耶穌後來所說的,誰獲託付更多的工作,誰就要負起更大的責任,而這正是彼得的情況。(路加福音12:48)耶穌把職責交給彼得之後,就告訴門徒更多跟彌賽亞有關的重要真理,包括他將要在耶路撒冷受苦和死去。彼得聽到耶穌這樣說,就十分不安,於是將耶穌拉到一旁,想阻止他,說:「主啊,你該愛惜自己,你絕不會有這種下場的。」(馬太福音16:21,22

16.(甲)耶穌怎樣糾正彼得?(乙)耶穌的話也給了我們所有人什麼合適的提醒?

16 彼得說這些話一定是出於好意,而其餘的門徒的想法很可能也跟彼得相似,所以他們對耶穌接著的反應必定大感意外。耶穌轉過身來,背向彼得,看著其餘的門徒,說:「撒但,退到我後面去!你是我的絆腳石,因為你所想的,不是上帝的意思,而是人的意思。」(馬太福音16:23;馬可福音8:32,33)這番話對我們所有人來說,都是個合適的提醒。我們很容易會依從人的想法,而忽略了上帝的想法。要是這樣,就算我們是出於好意,言行卻可能會不自覺地順應了撒但的意思,而將上帝的想法置諸腦後。話說回來,彼得受到耶穌糾正後有什麼反應呢?

17.耶穌對彼得說「退到我後面去!」,這句話是什麼意思?

17 彼得必定知道,耶穌不是指彼得本人就是魔鬼撒但,因為耶穌對彼得說的話,跟他對撒但說的話也不一樣。耶穌對撒但說的是「走開!」(馬太福音4:10),但對彼得說的卻是「退到我後面去!」。耶穌看出彼得有許多美好的特質,他這麼說,不是要趕走這個使徒,而是要糾正他在這件事上懷有的錯誤想法。彼得顯然不該在他的主前面做一塊絆腳石,而應該退到耶穌後面,繼續支持和跟隨耶穌。

我們必須謙卑地接受管教,並從錯誤中汲取教訓,才能繼續親近耶穌基督和他的父親耶和華上帝

18.(甲)彼得怎樣表明他忠於耶穌?(乙)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他?

18 這時候,彼得有沒有為自己辯護,感到生氣,或繃著臉不說話呢?沒有。相反,他謙卑地接受了糾正。這再次顯出他對基督的忠貞。所有跟隨基督的人都不時需要受到糾正。我們必須謙卑地接受管教,並從錯誤中汲取教訓,才能繼續親近耶穌基督和他的父親耶和華上帝。(請讀箴言4:13

彼得保持忠貞,謙卑地接受了糾正

因保持忠貞而獲得獎賞

19.(甲)耶穌說了什麼讓人驚訝的話?(乙)彼得也許怎麼認為?

19 接著,耶穌說出另一番讓人驚訝的話:「我實在告訴你們,站在這裡的人,有的還沒有嘗到死的滋味,就一定會看見人子在他的王國裡來臨。」(馬太福音16:28)彼得必定很想知道,耶穌的話到底是什麼意思。他也許認為,自己剛剛受過耶穌責備,可能沒有機會享受這些殊榮了。

20,21.(甲)請描述彼得所看見的異象。(乙)異象裡的人所說的話為什麼能幫助彼得糾正觀點?

20 然而,實情並非彼得所想的那樣。大概過了一個星期,耶穌帶著雅各、約翰和彼得上了一座高山,也許就是在幾公里以外的黑門山。當時很可能是晚上,因為聖經說三個使徒都很睏倦。可是,耶穌禱告時發生的一件事,卻使他們睡意全消。(馬太福音17:1;路加福音9:28,29,32

21 耶穌開始在他們面前改變形貌。他的臉開始發光,亮得像太陽一樣,他的衣服也變得光潔雪白。然後,有兩個人在這個異象中出現,站在耶穌身邊,一個像摩西,一個像以利亞。他們跟耶穌交談,談論「耶穌要離世的事,就是他在耶路撒冷必要完成的事」,那顯然是指耶穌會死去,然後復活。之前,彼得認為耶穌絕不該受苦受難,他的想法真是大錯特錯了!(路加福音9:30,31

22,23.(甲)什麼顯示彼得待人仁慈,充滿熱誠?(乙)那個晚上,彼得、雅各和約翰還獲得什麼獎賞?

22 彼得很想自己也能置身於這個神奇的異象當中,甚至希望這個異象能延長一段時間。他看見摩西和以利亞好像要離開耶穌了,就說:「老師,我們在這裡真好,讓我們搭三個帳幕,一個給你,一個給摩西,一個給以利亞吧。」彼得在異象中看見的,是兩個死去很久的上帝忠僕的形象,他們當然不需要什麼帳幕。當時彼得根本沒想清楚就脫口而出。可是,這也顯示他待人仁慈,充滿熱誠,這樣的性情確實很吸引人,對嗎?(路加福音9:33

彼得、雅各和約翰獲得獎賞,得以看見一個鼓舞人心的異象

23 那個晚上,彼得、雅各和約翰還獲得另一個獎賞。有一朵雲彩出現,籠罩著他們。接著,從雲裡有聲音發出,那是耶和華上帝的聲音!耶和華說:「這是我的兒子,是我所揀選的。你們要聽從他。」然後異象就消失了,山上只剩下耶穌和三個使徒。(路加福音9:34-36

24.(甲)彼得從所看見的異象得到什麼裨益?(乙)我們怎麼做,也能從這個異象得益?

24 這個異象對彼得來說十分寶貴,對我們也一樣。幾十年後,彼得在信中談到他在那個晚上獲得的殊榮,就是能夠預先看見耶穌在天上作王時的榮耀,有幸「親眼見過他的威嚴」。這個異象證實了聖經的許多預言,也強化了彼得的信心,使他有力量面對未來的考驗。(請讀彼得後書1:16-19只要我們像彼得那樣,繼續忠於耶和華所委任的主,向他學習,接受他的糾正和管教,並天天謙卑地跟隨他,我們也能從這個異象得到強化。

^ 在迦百農會堂聽耶穌講話的群眾,僅在一天之前才興奮地說耶穌是上帝的先知,但這時卻拒絕接受耶穌的教導。由此可見,他們是一群反覆無常的人。(約翰福音6:14

^ 耶穌和門徒從加利利海的岸邊出發,由海拔以下約莫210米(700英尺)的地方,走了約莫50公里(30英里),來到大約海拔350米(1150英尺)高的地方,沿途的自然風光十分優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