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第3章

信心之父

信心之父

1,2.(甲)從挪亞的日子起,世人在崇拜方面有了什麼變化?(乙)亞伯蘭對這種變化有什麼感想?

 亞伯蘭舉目觀看,只見一座高聳的塔廟俯瞰著他的家鄉吾珥城。 *塔廟那裡濃煙滾滾上騰,還傳來一片喧鬧聲,月神的祭司又在獻祭了。亞伯蘭轉過身來,搖了搖頭,皺了皺眉。他走在回家的路上,穿過街上的人群時,就想到充斥著吾珥城的偶像崇拜。從挪亞的日子起,錯誤的崇拜就開始蔓延到各地去。

2 亞伯蘭是挪亞之後的第十代。挪亞在亞伯蘭出生之前兩年去世。族長挪亞和家人渡過大洪水,走出方舟時,就向耶和華上帝獻上祭牲。然後,耶和華使彩虹在天空出現。(創世記8:20;9:12-14)當時,世上只有正確的崇拜。到亞伯蘭的日子,地上的人已散居各處,但崇拜耶和華的人並不多。到處的人都崇拜異教神祇。就連亞伯蘭的父親他拉也崇拜偶像,甚至製造偶像。(約書亞記24:2

為什麼亞伯蘭會有這麼堅強的信心,成為我們的榜樣?

3.(甲)隨著時間過去,亞伯蘭對上帝依然顯出什麼美好的特質?(乙)我們從中可以學到什麼?

3 亞伯蘭卻不一樣。隨著時間過去,他對上帝依然顯出信心,使他顯得越發與眾不同。事實上,後來使徒保羅受聖靈啟示,說亞伯蘭是所有懷具信心的人的父親。(請讀羅馬書4:11讓我們看看,什麼幫助亞伯蘭建立堅強的信心,以及我們可以怎樣效法亞伯蘭,顯出信心。

在大洪水之後事奉耶和華

4,5.(甲)亞伯蘭可能從誰身上學到關於耶和華的知識?(乙)為什麼說這是可能的?

4 亞伯蘭是怎樣認識耶和華上帝的呢?我們知道,在那段日子,地上有不少人忠貞地事奉上帝,其中一個是閃。雖然閃不是挪亞的長子,不過,聖經提到挪亞的兒子時,通常都是先提到閃。 *顯然,這是因為閃對上帝有十分堅強的信心。大洪水過後不久,挪亞將耶和華稱為「閃的上帝」。(創世記9:26)閃尊崇耶和華,擁護正確的崇拜。

5 亞伯蘭認識閃嗎?也許認識。當時,亞伯蘭可能還是個小孩。他知道自己有一個活了四百多年的祖先,是多麼興奮啊!閃見過大洪水之前的世界多麼邪惡,見到大洪水怎樣潔淨了地球,也看到人類怎樣繁衍增多,組成國族,以及寧錄在巴別塔反叛上帝的那段日子是多麼的黑暗。雖然如此,忠心的閃卻沒有跟從大眾反叛上帝。所以,當耶和華混亂建造巴別塔的人的語言時,閃和他的家人依然說著人類最初的語言,也就是挪亞說的那種語言。閃的家人也包括亞伯蘭。亞伯蘭從小到大想必都很敬仰閃。亞伯蘭的壽命很長,而在他一生的大部分時間裡,閃都仍然在世。所以,亞伯蘭很可能從閃那裡認識關於耶和華的知識。

雖然偶像崇拜在吾珥很普遍,但亞伯蘭卻沒有跟從大眾這樣做

6.(甲)亞伯蘭怎樣表明自己記取了大洪水的歷史教訓?(乙)亞伯蘭和撒萊過著怎樣的生活?

6 無論如何,亞伯蘭記取了大洪水這個歷史教訓。他很希望像挪亞一樣,努力與上帝同行,因此他拒絕跟從家鄉的人崇拜偶像,這些人可能也包括他的直系親屬。不過,亞伯蘭後來找到一個很好的終身伴侶,就是撒萊。 *這個女子不單容貌出眾,對耶和華也充滿信心。他們一起事奉耶和華,雖然沒有兒女,卻生活得很快樂。他們也收養了無父無母的姪兒羅得。

7.基督徒可以怎樣效法亞伯蘭?

7 亞伯蘭從來沒有背棄耶和華,轉而崇拜吾珥的偶像。他和撒萊拒絕崇拜偶像,甘願與眾不同。我們要是希望對上帝建立真正的信心,也要有這樣的態度,甘願與眾不同。耶穌說,他的門徒「不屬於世界」,所以世界會恨他們。(請讀約翰福音15:19如果你因決心事奉耶和華而受家人或別人排斥,感到傷心,就要記得,你並不是孤軍作戰的。你有一個好同伴,就是耶和華上帝。你可以與上帝同行,就像亞伯蘭和撒萊與上帝同行一樣。

離開家鄉

8,9.(甲)亞伯蘭有什麼難忘的經歷?(乙)耶和華給了亞伯蘭什麼信息?

8 一天,亞伯蘭經歷了難忘的事。他從上帝那裡聽到一個信息。聖經沒有說明亞伯蘭怎樣接到這個信息,只說「榮耀的上帝」向這個忠僕顯現。(請讀使徒行傳7:2,3亞伯蘭看見上帝的天使代表,就彷彿看見至高主宰的榮耀。亞伯蘭看出活的上帝,跟周圍的人所崇拜的沒有生命的偶像有很大分別。我們可以想像,這一定讓他感到非常鼓舞!

9 耶和華給了亞伯蘭什麼信息呢?他說:「你要離開家鄉、親屬,到我要指示你的地去。」耶和華吩咐亞伯蘭到他所指示的地方去,卻沒有說那是什麼 地方。亞伯蘭首先要離開家鄉和親屬。在古代的中東,人們都很重視家庭。一個人離鄉背井,搬到很遠的地方去,通常被視作很糟糕的事,甚至比死亡更可怕!

10.為什麼說,亞伯蘭和撒萊離開家鄉吾珥要作出不少犧牲?

10 亞伯蘭離開家鄉,要作出不少犧牲。吾珥是個富裕繁華的城市(請看「 亞伯蘭和撒萊所撇下的那座城」這個附欄)。出土文物顯示,古代的吾珥城有非常舒適的住宅。有些住宅起碼有十幾個房間,給家人和僕人居住,這些房間都圍繞著一個鋪石庭院而建。房子裡還有自來水、廁所和處理污水的設備。另外,亞伯蘭和撒萊的年紀也不輕了,亞伯蘭可能七十多歲,而撒萊也已經六十多歲。好丈夫都想讓妻子過好生活,亞伯蘭一定也很想讓撒萊活得舒適,得到良好的照顧。試想像,他們談到耶和華給他們的任務時,心裡一定有不少疑問,感到擔憂。不過,當亞伯蘭聽到撒萊願意接受挑戰時,一定感到很欣慰。撒萊跟亞伯蘭一樣,願意放棄家鄉的舒適生活。

11,12.(甲)離開吾珥前,亞伯蘭要做什麼準備和決定?(乙)試描述他們起程那天的情景。

11 做出決定後,亞伯蘭和撒萊有很多事情要做。他們要為旅程準備很多物品,也要計劃很多事情。要去一個陌生的地方,應該帶些什麼,留下什麼才好呢?最重要的是,他們的親人和家僕,特別是亞伯蘭年老的父親他拉該怎麼辦呢?他們決定帶他拉一起走,終生照顧他。他拉也很同意他們的決定,因為聖經說,身為族長,他拉帶著家人離開吾珥。毫無疑問,這時他已經不再拜偶像了。亞伯蘭的姪兒羅得也跟他們一起走。(創世記11:31

12 他們終於要起程了。那天早上,他們把篷車停在吾珥的城牆和護城河外面。駱駝和驢子的背上都放滿了行李,牛群羊群已被聚集,家人和僕人也各就各位,一切已經準備就緒,整裝待發。 *這時候,所有人都把目光投在亞伯蘭身上,等候他發令。最後,亞伯蘭一聲令下,他們就出發,離開吾珥,不再回來了。

13.今天,耶和華的許多僕人怎樣效法亞伯蘭和撒萊,甘願作出犧牲?

13 今天,耶和華的許多僕人都決定搬到需要傳道員的地區去服務。另一些人則學習一種新語言,向說外語的人傳道。也有一些人嘗試用不同的方式傳道,這些傳道方式也許不是他們所熟練的。他們這樣做須要作出犧牲,也許要放棄一些物質享受。他們像亞伯蘭和撒萊那樣,顯出甘願犧牲的精神,實在值得稱讚!耶和華必定獎賞有信心的人。只要我們也顯出信心,就可以肯定他必賜福給我們,遠超過我們所作的犧牲。(希伯來書6:10;11:6)那麼,他怎樣獎賞亞伯蘭呢?

橫渡幼發拉底河

14,15.(甲)從吾珥到哈蘭的路程是怎樣的?(乙)亞伯蘭在哈蘭停留了一段日子,可能是出於什麼原因?

14 篷車繼續前進。亞伯蘭和撒萊可能一會兒騎牲口,一會兒走路。他們的談話聲中夾雜著套在動物身上的鈴鐺所發出的聲音。漸漸地,這些沒怎麼出過遠門的人開始學會搭建和拆下帳篷。他們也懂得幫助年老的他拉騎上駱駝或驢子,讓他可以坐得舒服一點。他們朝西北面走,沿著幼發拉底河前進。他們一天又一天、一週又一週地往前走,路上的景色也在他們身後漸漸遠去。

15 他們走了960公里(約600英里),來到了哈蘭。這座城是東西方貿易的交會點,十分繁華,城裡的屋子呈蜂窩狀。他們在這個城停留了一段日子,也許是因為他拉很勞累,不能再前進了。

16,17.(甲)亞伯蘭因什麼約而感到鼓舞?(乙)亞伯蘭在哈蘭停留期間,耶和華怎樣賜福給他?

16 不久他拉就去世了,享年205歲。(創世記11:32)在亞伯蘭喪親的那段日子,耶和華再次向他講話,給他帶來很大的安慰。耶和華重申他在吾珥給亞伯蘭的指示,並提供跟他的應許有關的細節。耶和華應許,亞伯蘭的子孫會成為大國,地上的萬族都必因他而得福。(請讀創世記12:2,3亞伯蘭因上帝跟他所立的這個約而感到十分鼓舞。他知道,是時候要再次起程了。

17 這次,亞伯蘭一家要整理的行李更多了,因為他們在哈蘭停留期間,耶和華大大賜福給亞伯蘭。聖經說,他們帶著「在哈蘭積聚的一切財物和他們所得的人口」出發。(創世記12:5)要成為一個大國,亞伯蘭得像個大戶人家那樣有財物和僕人。耶和華不一定會讓他的僕人變得富有,卻會賜給他們所需的一切,好達成自己的旨意。亞伯蘭的信心得到強化後,就領著他的篷車隊邁向未知的目的地。

對亞伯蘭和撒萊來說,要放棄吾珥的舒適生活並不容易

18.(甲)亞伯蘭在哪一天領他的篷車橫渡幼發拉底河,成了上帝跟他子民交往史上的里程碑?(乙)在往後不同年份的尼散月十四日,有哪些重要的事情發生?(請看「 聖經歷史上一個重要的日子」這個附欄)

18 離開哈蘭幾天後,亞伯蘭來到迦基米施,很多篷車都是在這裡橫渡幼發拉底河的,南面就是耶和華應許要亞伯蘭去的地方。亞伯蘭在這裡領他的篷車過河。當天是公元前1943年、後稱尼散月的那個月的第十四日。(出埃及記12:40-43)上帝跟亞伯蘭所立的約就在那天開始生效。這件事成了上帝跟他子民交往史上的里程碑。

19.(甲)在耶和華對亞伯蘭所作的應許裡,他提到什麼?(乙)這可能使亞伯蘭想起什麼?

19 亞伯蘭順著陸路往南走,來到示劍附近、靠近摩利的大樹區。亞伯蘭在這裡再次聽到耶和華跟他講話。這次,上帝應許亞伯蘭的苗裔(即後代)會佔領這塊土地。亞伯蘭可能想起耶和華在伊甸園預告過,會有一個苗裔出現,拯救人類。(創世記3:15;12:7)雖然亞伯蘭當時所知不多,但他也許開始明白,自己在耶和華的旨意中是個重要的角色。

20.亞伯蘭怎樣表明自己感激耶和華賜給他的殊榮?

20 亞伯蘭非常感激耶和華賜給他的殊榮。由於當地還住著迦南人,所以亞伯蘭在前往迦南地的路上都格外小心。他首先在靠近摩利的大樹區,然後在伯特利附近停下來,為耶和華築壇,呼求耶和華的名。他很可能沉思自己苗裔所享的前途,藉此向耶和華表達衷心的感激。他也可能向迦南人傳道。(請讀創世記12:7,8在往後的日子裡,亞伯蘭一定還會在信心方面受到很大的考驗。但亞伯蘭非常明智,他往前看,而不是眷念故鄉吾珥和那裡舒適的生活。希伯來書11:10說,亞伯蘭「一直等待那座有穩確根基的城,就是上帝所建所造的」。

21.(甲)跟亞伯蘭相比,我們對上帝的王國了解多少?(乙)這推動你怎麼做?

21 今天,耶和華的僕人對那座「城」的了解比亞伯蘭多得多。那座「城」是指上帝的王國。我們知道,這個王國正在天上施行統治,而且很快就會鏟除這個世界制度。我們也知道,耶和華在很久以前應許亞伯蘭的那個苗裔耶穌基督正是這個王國的君王。終有一天,我們會看見亞伯拉罕復活。到時,他就能完全明白上帝的旨意怎樣得到實現。你想看到耶和華實現他的所有應許嗎?想的話,就要盡力效法亞伯蘭,顯出自我犧牲的精神,服從耶和華,並且衷心感激他賜給你的各種殊榮。只要你顯出信心,就是以信心之父亞伯蘭為榜樣了。

^ 上帝後來將亞伯蘭的名字改為亞伯拉罕,意思是「群眾(許多人)的父親」。(創世記17:5

^ 類似地,雖然亞伯蘭不是他拉的長子,不過,聖經提到他拉的兒子時,通常也是先提到亞伯蘭。

^ 上帝後來將撒萊的名字改為撒拉,意思是「公主」。(創世記17:15

^ 有些學者質疑,在亞伯蘭的日子,人們有沒有飼養駱駝。可是,他們的質疑並沒有理據。聖經曾幾次提到,亞伯蘭擁有駱駝。(創世記12:16;24: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