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A5

《希腊语经卷》中上帝的名字

圣经学者承认,上帝的名字在《希伯来语经卷》原文里出现过差不多7000次,由יהוה这四个希伯来字母代表。不过,很多学者认为上帝的名字并没有在《希腊语经卷》的原文里出现过。因此,大多数现代圣经译本在这些经卷,就是所谓的《新约》中,都没有使用“耶和华”这个名字。甚至当《希腊语经卷》引用一些《希伯来语经卷》片段时,大部分译者也没有把当中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字母翻译出来,而是用“主”来替代。

《圣经新世界译本》在《希腊语经卷》中使用“耶和华”这个名字共237次 a,这个做法跟大多数译本完全不同。这个译本的翻译员认真考虑了以下两个重要因素:(1)今天可供参考的希腊语文本是抄本,不是原稿。现存数以千计的抄本大都在原稿写成至少两个世纪后才抄写完成。(2)那时,抄写经文的人已经使用“主”的希腊语“基里奥斯”去替代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字母,或者使用其他已经替换掉上帝名字的抄本作为范本抄写。

新世界圣经翻译委员会认为,有充分证据表明上帝的名字确实出现在《希腊语经卷》的原稿里。证据如下:

  •   在耶稣和使徒的时代使用的《希伯来语经卷》抄本里都有代表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字母。以往,几乎没有人会质疑这点。自从在库姆兰发现一些可追溯到公元1世纪的《希伯来语经卷》抄本,这一点就更毋庸置疑了。

  •   在耶稣和使徒的时代,《希伯来语经卷》的希腊语译本中也有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字母。以往,学者一直以为《七十子译本》,就是被翻译成希腊语的《希伯来语经卷》里,没有出现过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字母。在20世纪中叶,一些可追溯到耶稣时代的《七十子译本》残片引起了学者的注意。这些特别古老的残片上有上帝的名字,是用希伯来字母写的。由此可见,耶稣时代的希腊语译本中确实有上帝的名字。可是,到了公元4世纪,《七十子译本》的主要抄本,例如《梵蒂冈抄本》和《西奈抄本》,从创世记到玛拉基书都没有包含上帝的名字(但更早期的抄本是包含的)。因此,上帝的名字没有出现在公元4世纪以来的《希腊语经卷》抄本,也就是所谓《新约》的抄本里,不会令人感到意外。

     耶稣清楚告诉人“我奉我父亲的名而来”,并强调他做的事都是奉他“父亲的名”做的

  •  《希腊语经卷》本身就记载耶稣常常提到上帝的名字,也帮助人认识上帝的名字。约翰福音17:6,11,12,26)耶稣清楚告诉人“我奉我父亲的名而来”,并强调他做的事都是奉他“父亲的名”做的。(约翰福音5:43;10:25

  •   既然《希腊语经卷》在上帝指引下写成,并跟《希伯来语经卷》合成一本圣经,如果“耶和华”这个名字在《希腊语经卷》中突然消失,就前后不一致了。公元1世纪中叶,门徒雅各对耶路撒冷的长老说:“西门刚才详述了上帝第一次眷顾外族人时,怎样从他们当中选出一群归他名下的子民。”(使徒行传15:14)如果公元1世纪根本没有人知道或者使用上帝的名字,雅各这样说就很奇怪了。

  •   上帝名字的缩写曾在《希腊语经卷》里出现。启示录19:1,3,4,6中“哈利路亚”这个希腊语词包含了上帝的名字。这个词来自希伯来语的一个词组,意思是“要赞美耶和华”,其中含有“耶和华”这个名字的缩写。此外,《希腊语经卷》中有很多名字都跟上帝的名字有关。事实上,有些参考书指出“耶稣”这个名字的意思就是“耶和华是拯救”。

  •   早期的犹太文献显示,犹太裔基督徒的著作中有上帝的名字。《托塞夫塔》是犹太教口传法律的汇编,在公元300年左右成书,这本书提到在安息日被焚烧的基督教著作时说:“传福音者的书和‘米尼姆’的书[‘米尼姆’看来指犹太裔基督徒]可以就地焚烧,连同包含上帝名字的部分一并烧掉。”同一本书也引述了公元2世纪初加利利人何塞的话,这个犹太宗教导师指出,如果不是在安息日,“人们会把这些书[看来指基督教著作]里提到上帝名字的部分剪下来收好,然后把其余部分烧掉”。

  •   一些圣经学者承认,《希腊语经卷》中引自《希伯来语经卷》的经文很可能有上帝的名字。《综合圣经辞典》(英语)在“新约中表示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字母”这个标题下指出:“有些证据显示,《新约》最初写成的时候,执笔者在部分甚至所有引自《旧约》的经文里,都保留了代表上帝名字‘雅威’的四个希伯来字母。”学者乔治·霍华德说:“既然早期教会使用的希腊语圣经[《七十子译本》]仍然保留代表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字母,那么《新约》的执笔者引用《旧约》时,按理来说也应该保留了这四个字母。”

  •   著名的圣经译者也在《希腊语经卷》中使用上帝的名字。在《新世界译本》出版前很久,一些著名的圣经译者就已经这样做了,其中包括:《新约直译本——译自梵蒂冈抄本》(赫尔曼·海因费特译,1863年);《双语对照强调译本》(本杰明·威尔逊译,1864年);《保罗书信现代英语译本》(乔治·巴克·史蒂文斯译,1898年);《圣保禄致罗马人书》(拉瑟福德译,1900年);《新约书信》(伦敦主教威廉·万德译,1946年)。另外,巴勃罗·贝松在20世纪初把《希腊语经卷》译成西班牙语时,在路加福音2:15犹大书14节将上帝的名字译作Jehová(耶和华),而且他在这个译本的脚注里超过100次说明,相关经文很可能包含上帝的名字。在上述那些圣经译本面世前很多年,《希腊语经卷》的希伯来语译本中有很多经文都包含上帝名字的四个希伯来字母,最早的可追溯到16世纪。单单在德语中,就至少有11部《希腊语经卷》译本使用“耶和华”这个名字(或“雅威”),另外有4个译者在“主”后面用括号加了“耶和华”这个名字。超过70部德语圣经译本的脚注或注释里也有上帝的名字。上帝的名字也见于某些中文译本的注解,例如《和合本》和《新旧约圣经恢复本》。(启示录19:1

    使徒行传2:34中上帝的名字,出自本杰明·威尔逊翻译的《双语对照强调译本》(1864年)

  •   超过100种语言的《希腊语经卷》译本中都有上帝的名字。很多语言的《希腊语经卷》译本在经文里多次使用上帝的名字,其中包括非洲、亚洲、欧洲的语言,以及美洲原住民和太平洋岛屿居民使用的语言。(见 1870和1871页)这些译本的译者决定使用上帝的名字,理由跟上述的类似。这些译本当中有些是近些年出版的,比如1999年出版的罗图马语译本,其中Jihova(耶和华)在48节经文中出现了51次。另一个例子是1989年出版的印度尼西亚的巴塔克语(托巴)译本,其中Jahowa(耶和华)出现了110次。

    马可福音12:29,30中上帝的名字,出自一部夏威夷语圣经译本

毫无疑问,在《希腊语经卷》里恢复使用上帝的名字“耶和华”,理由非常充分。《新世界译本》的翻译员就是这样做的。他们深深尊重上帝的名字,对上帝心存敬畏,绝不想删掉原稿里的任何内容。(启示录22:18,19

a 除了这237次之外,上帝的名字在《希腊语经卷》原文里还以缩写形式出现了4次,中文《新世界译本》都译作“耶和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