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甘心捨己:俄羅斯

甘心捨己:俄羅斯

長期以來,俄羅斯的耶和華見證人一直受政府禁制。1991年,政府解除了禁令,批准他們登記成為合法團體,他們為此感到非常興奮。今天,俄羅斯耶和華見證人的數目大約有17萬,比以前增加了10倍,很多人都沒想到會有那麼大的增長。過去多年來,當地的和外來的弟兄姊妹都辛勤地收割屬靈莊稼。(馬太福音9:37,38)我們來聽聽一些外國的弟兄姊妹的經歷。

弟兄甘心樂意強化會眾

馬修來自英國,禁令解除那年,他28歲。1991年,他在英國參加大會,聽到一個演講,打動了他的心。這個演講指出東歐不少會眾都需要幫助。講者提到聖彼得堡的一群會眾只有一個助理僕人,沒有長老,而傳道員共有幾百個聖經學生。馬修說:「聽完演講,我一直想著俄羅斯,我明確地跟耶和華說,我很想搬到那裡服務。」於是,他存了些錢,賣掉家當。1992年,他搬到俄羅斯。後來怎樣呢?

馬修

馬修說:「學新的語言不容易。一開始我沒辦法流利地跟別人討論聖經。」他遇到的另一個困難是找地方住,他說:「我也記不清楚,有多少次房東要我在很短的時間裡搬走。」雖然如此,馬修卻說:「搬到俄羅斯是我最好的決定。在這裡服務,我學會更倚賴耶和華,也在很多方面得到他的指引。」後來,馬修受委任做長老和特別先驅。現在,他在距離聖彼得堡不遠的分部辦事處工作。

1999年,洋生25歲,剛從日本 的組織事務訓練班畢業。一個導師鼓勵他到國外服務。洋生知道俄羅斯的會眾很需要幫助,於是開始學俄語。他還怎麼做呢?他說:「我知道俄羅斯冬天非常寒冷,於是我就在11月出發去了俄羅斯,待在那裡6個月,看看自己受不受得了嚴寒的天氣。」過了冬天,他回到日本去,省吃儉用,盡量多存一點錢。後來,他搬到俄羅斯,並一直留在那裡服務。

洋生和斯韋特蘭娜

現在,洋生在俄羅斯12年了。他曾在好幾群會眾服務過。有時,他是會眾裡惟一的長老,照顧超過100個傳道員。他曾在一個會眾裡,每週主持傳道訓練班、傳道工作聚會大部分的節目、《守望台》研究班,還主持5個書籍研究班,而且也做了不少牧養探訪。回頭看看以往的日子,他說:「幫助弟兄姊妹加強信心,使我非常快樂。」他自願到需要幫助的地區服務有什麼收穫呢?他說:「我來這裡之前,已經是個長老,也是個先驅。但來到這裡之後,我感覺自己更親近耶和華,像是重新認識他一樣。在生活的大小事上,我都學會更信賴他。」2005年,洋生跟斯韋特蘭娜結婚,他們倆婚後繼續做先驅。

邁克爾和奧爾珈,馬麗娜和馬修

另一個叫馬修的弟兄34歲,他弟弟邁克爾28歲,來自加拿大。他們去俄羅斯時,發現參加聚會的人那麼多,能主持的弟兄卻很少。馬修說:「我探訪過的會眾有200人參加聚會,但所有聚會都是由一個年紀大的長老和一個年輕的助理僕人主持。我很希望搬到這群會眾協助他們。」2002年,他搬到俄羅斯。

4年後,邁克爾也搬到俄羅斯。那時,俄羅斯的會眾仍非常需要弟兄幫助。邁克爾是助理僕人,會眾就請他照料賬目、書籍和傳道地區的工作,也請他處理一些本來由會眾秘書處理的工作。邁克爾也發表公眾演講,協助弟兄籌辦分區大會和建築王國聚會所。現在,很多會眾仍需要幫助。邁克爾目前是長老,身兼數職,十分辛勞。他卻說:「幫助弟兄讓我很有滿足感,沒有什麼比這樣的生活更好!」

現在,馬修和邁克爾都結了婚。馬修的妻子是馬麗娜,而邁克爾的妻子是奧爾珈。俄羅斯各地會眾人數不斷增加。這兩對夫婦,像上帝的很多僕人一樣,繼續甘心樂意提供幫助。

姊妹熱心地參與收割工作

塔季揚娜

塔季揚娜本來住在烏克蘭。1994年,她16歲。那年有6個特別先驅被派到她的會眾服務。他們來自波蘭、斯洛伐克和捷克共和國。塔季揚娜很喜歡他們,說:「這些熱心的先驅很平易近人,而且非常熟悉聖經。」她看出,耶和華嘉許他們捨己為人的精神,並賜福給他們,她就很希望也像他們一樣。

塔季揚娜受這些先驅的好榜樣影響。學校放假時,她會跟其他傳道員去烏克蘭和白俄羅斯一些偏遠的地區傳道。這些地區以前都沒有傳道員探訪過。她很喜歡這些傳道經歷,後來更計劃到俄羅斯擴大服務。她認識一個從外地搬到俄羅斯服務的姊妹,於是去探訪這個姊妹。她也試試在當地找工作,看看能不能維持生活,並在那裡做先驅。2000年,塔季揚娜搬到俄羅斯。後來,又怎麼樣呢?

塔季揚娜說:「由於我租不起一個房子,我只能在別人家裡租一個房間。跟其他人共住一個屋簷下其實並不容易。有時候,我很想回家,不過耶和華常常讓我看出,留在俄羅斯服務對我有益。」現在,塔季揚娜在當地做特派傳道員。她說:「多年來,我離鄉背井,但得到很多寶貴經歷,也交了不少好朋友。但最重要的是,這些年來的經歷加強了我的信心。」

雅子

雅子來自日本,現在50出頭。她一向都很希望成為特派傳道員,但由於身體不好,這個願望看來不可能達成。後來,她的身體狀況有點改善,就決定搬到俄羅斯協助收割工作。要在俄羅斯找到穩定的工作、合適的住所並不容易,雅子卻能維持生活,在當地做先驅。她做什麼工作呢?她教人日文,也幫人打掃。為什麼她能堅持下去呢?

回想自己過去14年在俄羅斯的工作,雅子說:「我來到俄羅斯,遇過不少困難,但傳道工作讓我很快樂。相比之下,那些困難根本算不了什麼。來到這個更需要傳道員的國家服務,我的生活變得多彩多姿。」她又說:「多年來,我親身感受到耶和華一直照顧我,給我衣食所需,也給我住的地方。在我看來,這簡直是個奇跡。」除了在俄羅斯傳道之外,雅子也曾在吉爾吉斯斯坦(吉爾吉斯)服務。有一段時間,她也幫助過英語、漢語和維吾爾語的外語小組。現在,她在聖彼得堡做先驅。

整家人擴大服務,得蒙賜福

因加和米哈伊爾

由於國內經濟不穩,很多人整家搬到國外,希望改善生活。不過,有些家庭卻是為了達到屬靈目標才搬到外地,就像上帝古代的僕人亞伯拉罕和撒拉一樣。(創世記12:1-9)請聽聽米哈伊爾和妻子因加的經歷。他們來自烏克蘭,在2003年搬到俄羅斯服務。到了俄羅斯不久,他們就找到了想認識聖經真理的人。

米哈伊爾說:「有一次,我們在一個從沒有傳道員探訪過的地區傳道。一個老人家一開門就說:『你們是來傳道的嗎?』我們說:『是啊。』他說:『我知道你們遲早會來的,因為耶穌的話一定會應驗。』然後,他還引用了馬太福音24:14。」米哈伊爾又說了另一個經歷:「我們在那個地區還找到大約10個浸信會的女士。她們很虔誠,很想認識聖經真理。她們已經有《永遠生活》書,而且每週末都一起討論這本書,查考聖經。我們花了好幾個小時解答她們的問題,一起唱王國詩歌,也一起吃晚餐。這愉快的經歷實在令人難忘。」米哈伊爾和因加都覺得,來到需要更多傳道員的地區服務後,跟耶和華的關係更親密,也加深了對別人的愛,生活過得心滿意足。現在,米哈伊爾是個分區監督,和妻子一起探訪會眾。

奧克薩娜,阿列克謝和尤里

尤里和妻子奧克薩娜現在30多歲,兒子阿列克謝13歲,他們來自烏克蘭。2007年,他們一家人去俄羅斯參觀分部辦事處。在那裡,他們看到一張俄羅斯的地圖,地圖上標示著一大片沒有分配給任何會眾的地區。奧克薩娜說:「看過這張地圖後,我們比以前更明白,俄羅斯的確很需要傳道員。於是,我們就決定搬去俄羅斯。」他們還怎麼做呢?尤里說:「我們看了一些相關的文章,例如《你能夠到外地服務嗎?》 *。我們也去一趟分部建議我們去的地區,試試在那裡找工作和房子。」2008年,他們一家就搬到俄羅斯去了。

起初,他們很難找到工作,也搬過好幾次家。尤里說:「我們常常向上帝禱告,求他幫助我們不要灰心。我們繼續努力傳道,相信耶和華會幫助我們。我們不斷先追求上帝的王國,常常體驗到耶和華的照顧。在俄羅斯服務,我們整家人的信心都加強了。」(馬太福音6:22,33)到需要傳道員的地區服務,對年紀輕輕的阿列克謝有什麼影響呢?他的媽媽說:「這對他很好。他9歲時就獻身給耶和華,並受了浸。他知道地區很需要人傳講王國好消息,所以每次學校放假時,都做輔助先驅。我們夫婦倆看到兒子這麼喜歡傳道,都覺得很欣慰。」現在,尤里和奧克薩娜是特別先驅。

「我惟一的遺憾」

聽到這些弟兄姊妹的心聲,我們看出,搬到其他地區擴大服務,的確要全心信賴耶和華。雖然他們遇到困難,但也找到不少願意學習真理的人,感到非常快樂。你能不能搬到很需要傳道員的地區服務呢?如果你決定這樣做,相信你不久就會有尤里一樣的感覺。他說:「我惟一的遺憾就是沒有早點去。」

^ 請看《守望台》1999年10月15日刊23-27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