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家庭幸福的要诀

如果儿女质疑你的宗教信仰,怎么办?

如果儿女质疑你的宗教信仰,怎么办?

许多年轻人长大后都接受了父母的信仰。(提摩太后书3:14)但有些年轻人却没有。假如你的孩子开始质疑你的信仰,该怎么办?本文会说说耶和华见证人的处理方法。

“我不想再勉强自己。我不想信父母的宗教了。”——科拉,18岁 *

你深信自己的宗教所说的,都是来自上帝的真理。你也相信,圣经倡导的生活方式是最好的。因此,你自然很想把自己的信仰灌输给儿女。(申命记6:6,7)也许,你的孩子小时候很乐意接受你的教导,但要是他长大后不再喜欢崇拜上帝,甚至质疑你的信仰,那该怎么办呢? *加拉太书5:7

如果你的儿女出现这种情况,不要觉得自己很失败。正如下文指出,事情还牵涉到其他因素。然而,孩子最终会愿意接受 还是更加抗拒 你的信仰,很在乎你怎样回应他提出的质疑。假如你要跟孩子“硬碰硬”,就肯定要打一场硬仗,而这场仗你是输定了。(歌罗西书3:21

父母按照圣经的劝告去做,效果肯定会好很多。圣经说:“主的奴隶不必争辩,倒要对所有人和气,胜任教导的工作,在逆境下保持克制”。(提摩太后书2:24)当儿女质疑你的信仰时,你怎样才能做好“教导的工作”,帮助孩子培养对圣经的信心呢?

要看出问题所在

首先,要尝试找出儿女不想崇拜上帝的原因。例如:

  • 他觉得在基督徒会众里没有朋友,所以很寂寞吗?“我很想有朋友,于是常常和几个同学来往,这使我跟上帝的关系停滞不前。我之所以对属灵的事失去兴趣,主要是因为不良交往。现在我觉得很后悔。”——勒娜,19岁

  • 他是不是缺乏自信,所以觉得很难向人谈及自己的信仰呢?“我还在念书的时候,不敢跟同学提起自己的信仰。我怕他们会觉得我很怪,或者叫我做‘神父’。在学校里,如果你与众不同,就会被人排挤。我不想这样的事发生在自己身上。”——拉蒙,23岁

  • 他是不是觉得,要符合基督徒的标准十分困难?“我觉得要得到圣经应许的永生,就好像要走一条很长的楼梯,而永生就在楼梯的顶端。现在我不但连第一级也没踏上去,还离开这条楼梯很远很远。我一想到这条楼梯,就怕得要命,很想放弃。”——勒妮,16岁

听听孩子心底话

你的 孩子呢?他面对的又是什么问题?想知道的话,最好就是直接问他。但要小心,不要让讨论变成争论。要做到这点,你必须像雅各书1:19所说那样,“要敏于聆听,不急于说话,不急于动怒”。此外,也要有耐性。你帮助孩子要像帮助外人一样,“怀着极大的坚忍,发挥教导的艺术”。(提摩太后书4:2

举个例,如果你的孩子不想参加聚会,也许是因为有些事令他不开心。要耐心地跟他谈谈,尝试找出原因。假如你像以下的父亲那样说话,就很难成功了。

儿子:我不想再去聚会了!

父亲:[生气地] 不去聚会?为什么?

儿子:聚会太沉闷了。

父亲:什么?你说崇拜上帝很沉闷?真不像话!我告诉你,你一天住在家里,就要跟我们去聚会,喜不喜欢都要去!

上帝的确吩咐父母要教导儿女认识他,也要求儿女服从父母。(以弗所书6:1)可是,你肯定不想儿女只是勉勉强强地跟着你去参与崇拜活动,对吗?如果可以的话,你当然希望他人到心也到。

假如你能够找出是什么原因令儿女对属灵的事失去兴趣,就更有把握取得成功。上文提到的父亲要是用以下方式跟儿子沟通,效果肯定会理想很多。

儿子:我不想再去聚会了!

父亲:[平心静气地] 哦,为什么你不想去呢?

儿子:聚会太沉闷了。

父亲:嗯,要坐下来一两个小时,可能真的有点沉闷。那么在聚会时,你最不喜欢什么呢?

儿子:不知道。反正去哪里都比去聚会好。

父亲:你在会众里的朋友也这么想吗?

儿子:朋友?我现在哪有什么朋友!浩明搬走以后,我就不知道可以跟谁聊天了。会众里人人都谈得很开心,好像没人想理会我!

这个父亲用上述方式引导孩子说出心里话,除了能知道他不想去聚会是因为寂寞,还可以赢得他的信任。孩子信任父母,日后就会愿意继续跟他们沟通。(请看 “要对孩子有耐性”一栏)

许多年轻人努力克服那些妨碍他们属灵进步的问题,因而变得更有自信,也更肯定自己的信仰。上文提过的拉蒙害怕告诉同学他是耶和华见证人,后来他发觉,表明信仰虽然会令自己受人嘲笑,但情况没有想象中那么可怕。他说:

“有一次,一个男同学取笑我的宗教。当时我很紧张,觉得所有同学都在听我们说话。于是,我决定反过来叫他 说说他的 信仰。想不到,他比我还要紧张呢!我看出,很多年轻人虽然有宗教,但他们并不了解自己的信仰。至于我,起码我能够解释 自己所信的道理。因此在信仰方面,觉得尴尬的应该是我的同学 而不是我。

试一试:问问孩子对于做基督徒有什么看法。他觉得成为基督徒有什么益处,又有什么代价呢?益处是不是比代价多?为什么他有这个看法?(马可福音10:29,30)你可以建议他把自己的想法写在一张纸上,把代价写在左边,益处写在右边,这能帮助他看出自己的问题和找出解决的方法。

帮孩子用理智思考

许多父母和专家都留意到,孩童和青少年的思考方式有很大差别。(哥林多前书13:11)小孩的思想通常比较具体,非黑即白,但青少年倾向于思考抽象的事。例如,小孩很容易相信万物都是上帝创造的。(创世记1:1)但到了青少年阶段,他们心里就可能出现以下的疑惑:“我怎么知道世上真的有上帝?有爱心的上帝为什么会容许罪恶存在?上帝怎可能是无始无终的呢?”(诗篇90:2

你听到孩子提出这些问题,也许会觉得他在属灵方面退步了。但其实,这些疑问可以成为他属灵进步 的踏脚石,因为基督徒必须懂得思考问题,才能在灵性上有所长进。(使徒行传17:2,3

在这个阶段,你的孩子正在学习怎样运用理智去思考,从而领会基督徒信仰的“长阔高深”,这种能力是他小时候没有的。(罗马书12:1,2;以弗所书3:18)因此,你必须把握这个关键时期,帮助孩子运用理智 明白基督徒的信仰。这样,他才能对圣经的道理养成坚强的信心。(箴言14:15;使徒行传17:11

试一试:跟孩子重新讨论一些基本的圣经道理,即使你认为这些道理无可置疑,而你的孩子看来也相信这些道理。例如,你可以请他想想以下问题:“为什么我 相信上帝存在呢?有什么证据让我 看出上帝真的关心我呢?为什么我觉得服从上帝的吩咐总是对我有益的呢?”千万不要强迫孩子接受你的观点。反之,要帮助他通过思考,自己看出圣经所说的是真理。这样他就更容易对基督徒的信仰建立信心。

“受劝导去相信”

圣经提到一个叫提摩太的年轻人,他“从婴儿时期”就认识圣经。然而,使徒保罗仍敦促他继续持守“所学到和受劝导去相信 的事”。(提摩太后书3:14,15)你的孩子也许跟提摩太一样,从婴孩时就开始学习圣经的标准。现在孩子十几岁了,你必须“劝导”他,跟他推理,好使他能够衷心接受基督徒的信仰。

《青年人所提出的问题——有实效的答案》第1册指出:“虽然孩子还跟你一起住,你就有权要求他遵守你定的属灵常规,但你最终的目标是要帮助孩子从心里爱上帝,而不是机械式地服从。”你朝着这个目标努力,便能帮助孩子“巩固信心”。这样,基督徒的信仰就不会只是你的 生活方式,也会成为他的 生活方式。 *彼得前书5:9

^ 4段 本文中的人名不是真名。

^ 5段 为了简化内容,本文使用男性代名词“他”,但文章提到的原则也适用于女孩子。

问问自己……

  • 孩子质疑我的宗教信仰时,我有什么反应呢?

  • 孩子下次提出质疑时,我可以应用这篇文章的哪些建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