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信心的榜樣 | 以利亞

他忍耐到底

他忍耐到底

 以利亞聽到了一個消息:亞哈王駕崩了。請想像一下,這位老先知若有所思地撫了撫鬍子,回想著過去幾十年來,自己被邪惡的亞哈王迫害。不過,以利亞一直保持忍耐!以利亞被亞哈王和王后耶洗別恐嚇、追殺,差點失去生命。耶洗別殺害了許多耶和華的先知,而亞哈王卻沒有制止她。除此之外,這對邪惡的夫妻出於貪念,謀害了正直無辜的拿伯和他的兒子們。因此,耶和華要以利亞宣布針對亞哈一家的判決。後來亞哈果然死了,就像耶和華預告的一樣。(列王紀上18:4;21:1-26;22:37,38;列王紀下9:26

 不過,以利亞知道自己還需要繼續忍耐下去。耶洗別還活著,她的惡行深深地影響著整個王室和國家。以利亞除了要面對許多考驗,還需要教導同伴以利沙,訓練他做接班人。現在,讓我們來看看以利亞的最後三個任務。以利亞的信心幫助他保持忍耐,我們也可以向他學習,在這個充滿考驗的世界裡加強自己對上帝的信心。

向亞哈謝宣告審判信息

 亞哈謝登基作王了,他是亞哈和耶洗別的兒子。不過他並沒有記取父母的教訓,反而踏上一樣的歧途,繼續行惡。(列王紀上22:52)亞哈謝跟他的父母一樣崇拜巴力。崇拜巴力讓人變得墮落,這個宗教的信徒在廟裡行淫作樂,還以兒童為祭。亞哈謝有沒有可能改過自新,引導他的子民離棄可憎的宗教,回頭歸向耶和華呢?

 有一天,這個自大的年輕國王不小心從王宮頂上跌落,傷得很重。亞哈謝命在旦夕,卻不願向耶和華求助,反倒差使者到敵國非利士的以革倫城,求問巴力西卜神,看看自己的病能不能痊癒。耶和華因此非常不悅,他差遣天使去見以利亞,要以利亞攔截王的使者。以利亞打發他們回去,告訴王一個嚴厲的信息:亞哈謝無視上帝的存在,得罪了耶和華。他必臥病不起,死在床榻上。(列王紀下1:2-4

 可是,亞哈謝毫無悔意,他問使者:「上來見你們,對你們說這番話的人,是什麼樣子的?」他們說那個人穿著簡樸的先知外袍,亞哈謝立刻說:「是以利亞。」(列王紀下1:7,8)以利亞生活簡樸,全心崇拜上帝,所以王一聽到使者描述那個人身穿質料粗糙的袍子,就知道是以利亞。亞哈謝和他的父母卻貪得無厭,只顧追求物質享受。以利亞的榜樣提醒我們,要聽從耶穌的勸告,過簡樸的生活,將目光放在真正重要的事上。(馬太福音6:22-24

 亞哈謝遷怒於以利亞,就差遣五十夫長和隨從去捉拿他。他們找到以利亞時,以利亞「正坐在山頂上 a」。五十夫長以王的名義命令以利亞「下來」,要他受死。這些士兵明知以利亞是「上帝的使者」,卻以威脅的口吻對他說話,多麼愚昧!以利亞對五十夫長說:「如果我是上帝的使者,願火從天降下,吞滅你和你的五十個隨從。」接著,上帝降火「吞滅了五十夫長和他的五十個隨從」。(列王紀下1:9,10)這些士兵的悲慘下場提醒我們,要是有人對耶和華的僕人傲慢無禮,上帝絕不會坐視不理。(歷代志上16:21,22

 亞哈謝差遣另一個五十夫長,讓他帶著五十個隨從去見以利亞。第二個五十夫長比第一個更魯莽。雖然他知道前一隊人死於非命,還可能看到山丘上的骨灰,但他沒有記取教訓,輕蔑地命令以利亞「下來」,甚至加上「趕快」二字!真是愚昧至極!結果這五十一人也像前一隊士兵一樣被火吞滅了。不過,最愚昧的其實是亞哈謝,因為他一意孤行,差遣第三隊士兵去見以利亞。幸虧第三個五十夫長很有智慧,他謙卑地懇求以利亞不要傷害他和五十個隨從。這時,以利亞反映出上帝的特質,仁慈地對待他們。接著,耶和華的天使吩咐以利亞跟五十夫長下去,以利亞就下山向邪惡的亞哈謝王複述耶和華的判決。後來正如耶和華預告的,亞哈謝果然死了。他只作王兩年。(列王紀下1:11-17

以利亞反映出上帝的特質,仁慈地對待謙卑的五十夫長

 面對一群固執又叛逆的人,以利亞怎麼保持忍耐呢?這個問題跟我們息息相關,為什麼呢?你也許有過類似的經歷:你很關心某個人,但他拒絕接受你的勸告,執意要做傷害自己的事。這時,我們要如何克服灰心的情緒,保持忍耐呢?我們可以從剛剛的記載找到線索。士兵們在「山頂上」找到以利亞,雖然聖經沒有說以利亞為什麼在那裡,但我們知道以利亞很重視禱告。所以他有可能善用獨處的機會,向上帝禱告,親近上帝。(雅各書5:16-18)我們也可以經常利用獨處的時間向上帝禱告,呼求他的名,盡情將心中的憂慮和遇到的困難告訴他。這樣,就算我們身邊的人因行事莽撞而受傷,我們也能繼續保持忍耐。

「衣袍」相傳

 以利亞的先知任務即將告一段落,請看看接下來發生了什麼事。以利亞和以利沙在吉甲,以利亞準備動身前往11公里外的伯特利時,吩咐以利沙留下來,不要跟著他。但以利沙堅定地說:「我指著永活的耶和華發誓,又在你面前發誓,我必不離開你。」他們在伯特利時,以利亞又要以利沙留下來,自己前往22公里外的耶利哥。以利沙再次表示他必不離開以利亞。後來,兩人到了耶利哥,以利亞又說要到8公里外的約旦河去。以利沙第三次堅定地表示,他絕不會離開以利亞!(列王紀下2:1-6

 以利沙顯出一個重要的特質,就是忠貞之愛。有這種特質的人會對人不離不棄,就像路得忠貞地跟隨婆婆拿俄米。(路得記1:15,16)所有崇拜上帝的人都必須顯出忠貞之愛——我們生活在這個世界的末期,就更需要這麼做。你是否跟以利沙一樣,表現忠貞之愛呢?

 這個年輕人對以利亞顯出忠貞之愛,以利亞一定很感動。以利沙對以利亞不離不棄,因此有機會看到以利亞施行最後一個奇跡。約旦河有些河段水深湍急,兩個人來到河邊,以利亞拿起自己的袍服擊打河水,河水就分開了!目擊這一切的,還有「五十個先知」。(列王紀下2:7,8)這五十個先知很有可能受過以利亞的訓練,學會怎樣維護正確的崇拜。多年前,以利亞一度認為全國只有他崇拜耶和華,然而他保持忍耐。後來耶和華獎賞他,讓他親眼看見正確的崇拜興盛起來。(列王紀上19:10

 他們過了約旦河後,以利亞對以利沙說:「我被接走離開你以前,你要我為你做什麼呢?」以利亞知道自己即將離開,但是他沒有嫉妒以利沙將要得到的服務機會,反而很願意幫助他。以利沙只有一個請求:「臨到你身上的靈,但願我得到兩份。」(列王紀下2:9)古代以色列的長子是家中的繼承人,他們要負起照顧全家的責任,因此有權得到雙倍或比其他兄弟更多產業。(申命記21:17)以利沙身為以利亞的繼承人,他提出這樣的請求,是希望能得到足夠的勇氣執行先知的任務。

 以利亞知道只有耶和華有權應允以利沙的請求,所以他告訴以利沙,如果他能看見自己被上帝接走,就表示上帝答應了他的請求。沒過多久,就在這兩個好友「邊走邊說話」時,一件奇妙的事發生了!(列王紀下2:10,11

以利亞和以利沙之間的深厚友誼讓他們在考驗下能保持忍耐

 天上出現了一道奇異的光芒,照亮了天空。突然,一陣旋風刮起,一個發光的物體朝著他們疾駛而來,分開了兩人——他們可能心生畏懼而不自覺地向後退。他們看見一輛火焰戰車,以利亞知道自己離開的時候到了。以利亞上了戰車嗎?聖經沒有詳細描述,只說他被旋風提到空中,升到天上去。

 眼前的壯觀景象讓以利沙驚奇不已,他知道耶和華應允了他的請求,會賜給他雙倍的勇氣。可是以利沙沒有心情去想這些,因為他不知道親愛的朋友要去哪裡。他想到自己可能再也見不到以利亞了,便放聲大喊:「我父,我父,以色列的戰車和騎兵啊!」他看著自己敬愛的前輩在空中離去,越來越遠,最後再也看不見了,以利沙就悲傷地撕裂衣服。(列王紀下2:12

 以利亞有沒有聽見以利沙的哭喊聲,難過得流下眼淚呢?不管答案是什麼,以利亞深知,因為有這個好同伴的幫助,他能夠在逆境下保持忍耐。我們可以像以利亞一樣,跟愛上帝和遵行上帝旨意的人做朋友。

以利亞被耶和華送去執行下一個任務

最後的任務

 以利亞究竟去了哪裡呢?有人說他被帶到天上跟上帝在一起。但這是不可能的,因為在幾個世紀後,耶穌說除了人子,沒有人升過天。(約翰福音3:13)那麼,聖經說以利亞「乘著旋風升到天上去」,是什麼意思呢?(列王紀下2:11)聖經談到的「天」,除了可以指耶和華住的靈界外,也可以指小鳥飛翔、雲朵飄浮的天空。以利亞沒有去靈界,他只是升到了空中。(詩篇147:8)接著,發生了什麼事呢?

 以利亞被耶和華送去鄰近的猶大國,執行下一個任務。聖經記載顯示,以利亞在那裡繼續擔任先知至少七年。當時猶大國受邪惡的約蘭王統治,他娶了亞哈和耶洗別的女兒為妻,使得猶大國也深受耶洗別的邪惡精神影響。於是耶和華要以利亞寫信給約蘭,宣布審判的信息。結果,正如耶和華說的,約蘭死狀淒慘。不但如此,聖經說他去世後,「沒有人景仰他」。(歷代志下21:12-20

 以利亞和邪惡的約蘭王實在判若雲泥!雖然聖經沒有透露以利亞後來的經歷,但我們可以肯定,他去世的時候,不會像約蘭王那樣無人悼念。以利沙一定很想念以利亞,其他忠心的先知也是。耶和華也沒有忘記以利亞,因為大約一千年後,他讓耶穌的門徒在改變形貌的異象中看見以利亞。(馬太福音17:1-9)你會把以利亞當作榜樣,努力培養信心,在考驗下忍耐到底嗎?要跟愛上帝的人做朋友,熱心事奉上帝,經常向上帝傾訴。這樣,你就會和以利亞一樣,永遠受耶和華珍視,不會被遺忘!

a 有些學者說,經文指的是迦密山的山頂。以利亞多年前曾在這個地方藉著上帝的力量擊敗巴力的先知。不過,這節經文並沒有具體說以利亞是在哪座山的山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