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封面專題

你應該禱告嗎?

你應該禱告嗎?

你也許會想:「既然上帝什麼都知道,我的想法和需要他都一清二楚,為什麼還須要禱告呢?」你有這個疑問不無道理,畢竟耶穌曾說:「你們還沒有求,上帝你們的父親就知道你們需要什麼了。」(馬太福音6:8)古代以色列的大衛王也說過:「耶和華啊,我的舌頭未發一言,你就全都知道了。」(詩篇139:4)那麼,為什麼我們還是應該向上帝禱告呢?看看聖經怎樣談及禱告,你就會知道答案。 *

「要親近上帝,上帝就會親近你們。」——雅各書4:8

禱告幫助我們親近上帝

聖經說,耶和華 *上帝什麼都知道。(詩篇139:6;羅馬書11:33)但對於崇拜他的人,他不只是關心跟他們有關的「資料」,或者像一台冷冰冰的電腦那樣,只是以他無限的記憶把他們每個人的資料存儲起來。相反,上帝很關心我們心裡的想法,因為他希望我們跟他有更親密的關係。(詩篇139:23,24;雅各書4:8)因此,儘管天父很清楚我們需要什麼,他的兒子耶穌還是鼓勵我們向天父禱告。(馬太福音6:6-8)我們多向造物主表達自己的感受,就會跟他更親近。

有時候,我們可能不知道應該在禱告裡求什麼。請放心,上帝完全了解我們的處境,甚至連我們無法表達的感覺,他也明白,所以他能夠按我們的需要去幫助我們,有時還會用我們意想不到的方式這樣做。(羅馬書8:26,27;以弗所書3:20)當我們感受到上帝的幫助,就會更愛他、更想親近他。

上帝會垂聽所有禱告嗎?

聖經指出,全能的上帝必定垂聽他忠僕的禱告。不過,聖經也告訴我們,為什麼有些禱告不蒙上帝垂聽。例如,在古代的以色列,暴行曾經十分猖獗,於是上帝吩咐以賽亞先知對以色列人說:「即使你們多多禱告,我也不聽。你們殺人害命,雙手沾滿鮮血。」(以賽亞書1:15)很明顯,那些藐視上帝的律法和懷著錯誤的動機禱告的人,他們的禱告都不會蒙上帝垂聽。(箴言28:9;雅各書4:3

聖經也說:「我們按照上帝的旨意,不管求什麼,他都聽我們。」(約翰一書5:14)這是不是說,人只要服從上帝,上帝就必定回應他們的所有請求呢?不是的。就拿使徒保羅做例子,保羅曾三次懇求上帝除去他身上的「一根刺」。(哥林多後書12:7,8)這根刺可能是指長期的眼疾。雖然上帝賜給保羅治病甚至復活人的能力,卻沒有治好他的病,想必他會有點失望。(使徒行傳19:11,12;20:9,10)儘管上帝幫助保羅的方式跟保羅所想的不同,保羅仍然對上帝的回應滿懷感激。(哥林多後書12:9,10

「我們按照上帝的旨意,不管求什麼,他都聽我們。這就是我們對他所懷有的信心。」——約翰一書5:14

聖經記載,上帝曾施行奇跡回應某些人的禱告。(列王紀下20:1-7)可是,就算在聖經時代,這樣的事也不常發生。有些相信上帝的人覺得上帝沒有回應他們的禱告,因而十分失望。大衛王曾對上帝說:「耶和華啊,你把我遺忘,要到幾時呢?」(詩篇13:1)可是,當大衛看出耶和華其實一再地拯救了他,就重拾對上帝的信心。他在同一個禱告中說:「至於我,我信賴你忠貞的愛」。(詩篇13:5)今天,崇拜上帝的人在看到上帝的回應之前,也許得像大衛一樣堅持不懈地禱告。(羅馬書12:12

上帝怎樣回應人的禱告

上帝會滿足人真正的需要

疼愛孩子的父母不一定會孩子要什麼就給什麼,也不一定會立刻 滿足孩子的要求。同樣,上帝也不一定以我們期望的方式、在我們期望的時間回應我們。但我們可以深信,造物主是個仁愛的父親,他必定會在最恰當的時候用最好的方式,滿足我們真正的需要。(路加福音11:11-13

上帝會通過聖經的經文給我們智慧去應付難題

上帝也許會用不太明顯的方式回應人

如果我們為了一個困擾了自己很久的難題祈求上帝幫助,而上帝卻沒有使那個難題神奇地消失,這是不是代表耶和華沒有回應我們的禱告呢?當然不是。上帝也許已經用一些不太明顯的方式幫助了我們。例如,有一個朋友很關心我們,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箴言17:17)說不定是耶和華推動這個朋友來幫我們的。有時,上帝會通過聖經的經文給我們智慧去應付難題。(提摩太後書3:16,17

上帝也許會通過一些關心我們的人,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伸出援手

上帝幫助他子民的方法,通常不是令他們的難題消失,而是賜給他們力量去應付難題。(哥林多後書4:7)例如,耶穌曾祈求上帝容許他不以某種方式完成任務,以免羞辱上帝的聖名,不過耶和華只是派了一個天使去加添耶穌的力量。(路加福音22:42,43)同樣,上帝也可能會在我們最需要幫助的時候,讓我們的一個好朋友來鼓勵、安慰我們。(箴言12:25)由於這類回應的方式不像奇跡那樣明顯,我們必須多加留意,才能看出上帝已經垂聽我們的禱告。

上帝會在「既定的時候」才回應某些禱告

聖經說,全能的上帝會在「既定的時候」恩待謙卑的人。(彼得前書5:6)因此,耶和華上帝如果看來遲遲不回應我們的懇求,不要以為他不關心我們。造物主的眼光比我們遠大得多,而且他很愛我們,所以他肯定會在最適當的時候回應我們的請求,好讓我們得到最大的益處。

「你們要在上帝大能的手下謙卑自抑。這樣,到了既定的時候,他就會抬舉你們。」——彼得前書5:6

讓我們打個比方:假設你年幼的兒子想要你買自行車給他,你會馬上答應嗎?要是你認為他還沒懂得怎樣小心騎車,也許暫時不會答應。不過,日後當你看出兒子比較有責任感,而且他真的需要一輛自行車,你可能就會買給他了。同樣,我們只要不斷祈求,上帝就會在適當的時候,把我們「心裡所求的」賜給我們。(詩篇37:4

耶和華必定垂聽

聖經鼓勵真基督徒不要對禱告失去信心。可是有些人會說:「要有信心,可不是說說那麼容易啊!」如果我們曾受到不公平的對待,或者面對的難題一直沒法解決,可能會覺得很難耐心等候上帝的回應。要是這樣,不妨回想一下耶穌的一個比喻,這個比喻強調不斷禱告的重要。

在這個比喻中,耶穌說有一個窮寡婦三番五次地求一個不義的審判官為她主持公道。(路加福音18:1-3)審判官起初不肯幫寡婦,但後來他心裡說:「這個寡婦不斷煩擾我,我且給她主持公道,免得她糾纏不休,我就精疲力竭了。」(路加福音18:4,5)「[使]精疲力竭」這個詞組在聖經原語中,字面意思是「擊中眼下」,有「破壞名聲」的含意。 *一個不義的審判官為了自己的名聲,尚且會幫助貧窮的寡婦,更何況我們仁愛的上帝!耶穌說,上帝很快就要為那些「日夜向他呼求」的人主持公道。(路加福音18:6-8

「要不斷懇求,就必給你們」。——路加福音11:9

有時候,我們可能覺得灰心,不想再向上帝祈求。可是千萬不要放棄!我們繼續禱告的話,就可以表明自己真的渴望得到上帝的幫助。另外,我們學會看出上帝怎樣回應我們的禱告,就會跟他更親近。只要我們所求的事是正當的,而且懷著信心不斷祈求,耶和華就必定垂聽。(路加福音11:9

^ 3段 如果我們希望上帝垂聽我們的禱告,就必須努力符合他的標準。這樣,上帝就會以不同的方式作出回應,正如本文所提到的一樣。關於禱告,詳見耶和華見證人出版的《辨明聖經的真理》第17章

^ 5段 聖經指出,耶和華是上帝的名字。

^ 22段 在聖經時代,上帝提醒以色列的審判官,要特別留意幫助孤兒寡婦。(申命記1:16,17;24:17;詩篇6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