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家庭生活 | 青少年

如果爸爸或媽媽去世了……

如果爸爸或媽媽去世了……

常見問題

達蜜六歲的時候,動脈瘤奪去了爸爸的生命。德里克九歲時,爸爸因心臟病去世。珍妮的媽媽在跟卵巢癌搏鬥一年後去世了,那時珍妮才七歲。 *

他們三人小小年紀就失去了親愛的父母,你也有類似的經歷嗎?如果是這樣,本篇文章可以幫助你面對親人去世帶來的傷痛。 *讓我們先來看看,人在痛失親友時會有什麼表現。

你知道嗎?

表達悲痛的方式不止一種 你失去親友後表達悲傷的方式也許跟其他人不一樣。《幫助青少年應付喪親之痛》(英語)一書說:「在應付喪親之痛方面,沒有一個簡單的模式,也沒有一套成文的規定。」重要的是,不要過度壓抑內心的悲痛。為什麼呢?

壓抑傷痛有害無益 之前提到的珍妮說:「我覺得自己有義務要堅強,要照顧妹妹,結果我把很多感覺都埋在了心底。到現在,我仍然習慣一個人咽下所有痛苦,但我知道這樣做是不好的。」

專家怎麼說呢?《痛失親友的青少年》(英語)一書說:「否認或壓抑負面情緒都不是長久之計,這些情緒會在你最意想不到的時候爆發,導致生病或情緒崩潰。」人長期壓抑悲傷,也可能會用酒精或藥物麻醉自己。

悲傷往往伴隨著複雜的感情 失去親人時,有的人會感到憤怒,覺得自己被親人「拋棄」了;有的人會責怪上帝,認為上帝應該保護自己的親人,不讓他們死去;還有人會感到內疚,覺得自己說錯了話,做錯了事,傷害了死去的親人,卻再也沒辦法彌補。

顯然,人痛失親友後會在感情上經歷一個複雜的過程。你怎樣才能撫平傷痛,有力量往前走呢?

你可以怎麼做?

找人談一談 在親人去世後的艱難時期,你可能會孤立自己。不過,向家人或朋友傾訴才能幫助你調節情緒,不至於過度悲傷。——聖經原則:箴言18:24

寫日記 去世的爸爸或媽媽給你留下了什麼珍貴的回憶?你特別欣賞他們的哪些品格?你自己 可以怎樣向他們學習?這些內容你都可以寫在日記裡。

如果你滿腦子都是消極的想法,可以試著寫下自己有什麼 感覺,以及為什麼 會有這樣的感覺。比如說,你總想著自己曾在爸爸或媽媽去世前說過傷人的話,就可以寫下:「我很內疚,我竟然在爸爸去世前一天跟他吵了一架。」

接下來,分析一下你的罪疚感是否合理。《痛失親友的青少年》一書說:「當時你並不知道再也沒有機會道歉,所以不必自責……期待自己從來不會說錯話、做錯事,期待永遠不需要向人道歉,都是不現實的。」——聖經原則:約伯記10:1

照顧好自己 要確保足夠的休息、適度的運動和充足的營養。如果你沒有胃口吃正餐,可以吃些健康的零食,直到恢復食慾為止。不要縱酒或吃垃圾食品來緩解傷痛,這樣只會讓情況更糟。

向上帝禱告 聖經說:「你要把重擔卸給耶和華,他必扶持你」(詩篇55:22)禱告不是 精神寄託,而是與上帝實際的溝通。其實,「我們遭遇各樣患難的時候,上帝都安慰我們」。(哥林多後書1:3,4

上帝很想安慰哀痛的人。通過他的話語聖經,上帝告訴我們人死後的真實情況和復活的希望。你想不想了解這個安慰人的信息? *——聖經原則:詩篇94:19

^ 4段 你可以在下一篇文章讀到達蜜、德里克和珍妮的經歷。

^ 5段 雖然這篇文章討論怎樣面對父母去世帶來的傷痛,但有關原則也適用於兄弟姐妹或好友去世的情況。

^ 19段 請參看《青年人所提出的問題——有實效的答案》第1冊第16章,你可以在www.pr418.com網站免費下載這本書。(點擊「出版物」 〉「書籍和冊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