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一件隐藏了多年的珍宝

一件隐藏了多年的珍宝

这位学者简直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他小心地将手上的古代文献看了一遍又一遍,当中所用的书写字体和语法,令他确信在自己眼前的,就是当时最古老的格鲁吉亚语圣经译本的残片。

这份珍贵的文献,是在1922年12月底发现的。当时,格鲁吉亚学者伊万涅·约瓦希萨利正在研究格鲁吉亚语字母的演变过程。他偶然看到一份希伯来语的《耶路撒冷塔木德》。细看之下,他发现文字下面有一些用格鲁吉亚语书写的字,这些字曾被刮去,但仍留下痕迹。 *

那些“隐藏”在《塔木德》下面的文字,是圣经的耶利米书的一部分内容,抄成于公元5世纪。在找到这份抄本前,最古老的格鲁吉亚语圣经抄本,是公元9世纪的。不久,人们也找到其他格鲁吉亚语圣经经卷的残片,那些残片是在公元5世纪或之前抄成的,距离耶稣和使徒的日子仅仅几百年。能够发现这些抄本,实在令人兴奋!

这部隐藏多时的抄本是谁翻译的呢?是由一个人还是一群译者翻成的呢?直到现在,还没有任何历史文献能够提供答案。但可以肯定的是,早在4世纪,圣经或其中部分的经卷已译成格鲁吉亚语。换句话说,从那时起,说格鲁吉亚语的人已经能用自己的母语阅读圣经。

格鲁吉亚人对圣经有多少认识?答案见于公元5世纪后期写成的《圣苏珊尼卡王后殉道记》一书。这本书记述苏珊尼卡王后的悲惨故事,书中有很多地方都直接或间接引述圣经的诗篇、福音书和其他经卷的内容。作者说这个王后的丈夫瓦尔斯肯(格鲁吉亚的古卡特利王国的统治者)为了讨好波斯帝国的君主,就要妻子跟他一起背弃“基督教”,改信波斯的琐罗亚斯德教(拜火教、祆教),但苏珊尼卡王后不肯这样做。据说她在殉道前的那段日子,从圣经中得到不少安慰。

自公元5世纪起,翻译和抄写格鲁吉亚语圣经的工作显然没有间断过。从存留下来的大量圣经抄本,可以看出那个时期的抄写员和翻译员确实尽心尽力地工作。现在,让我们看看翻译和印制格鲁吉亚语圣经背后饶有趣味的故事。

圣经译本接连出现

“本人乔治是个卑微的修士,我竭尽绵力将诗篇从新希腊语翻成格鲁吉亚语。”以上是11世纪一个叫乔治·姆塔茨明杰利的格鲁吉亚修士,在他的译本中所说的话。既然格鲁吉亚语的圣经译本在几个世纪前已经有了,为什么还要把圣经翻成这种语言呢?

到了11世纪,早期的格鲁吉亚语圣经抄本只有少量仍然在民间流传,有些经卷甚至整卷失传了。此外,格鲁吉亚语也改变了不少,因此读者要明白早期的抄本殊不容易。在众多致力重译格鲁吉亚语圣经的人当中,乔治的功劳可说是最大的。他将格鲁吉亚语译本对照希腊语的抄本,然后翻译失落了的部分,有些经卷甚至要整卷译出来。日间,他要履行修道院院长的职务,到了晚上才能翻译圣经。

厄弗雷姆·姆齐列是跟乔治同时代的人。他除了翻译圣经之外,还制定了一套翻译的准则。这套准则包含了一些基本的翻译原则,例如尽可能根据文本的原语翻译,译法要紧贴原文的意思,并力求流畅自然。厄弗雷姆重新翻译了好些圣经经卷,他也是第一个在格鲁吉亚语译本中使用脚注和旁注的圣经译者。他和乔治所做的事,为日后的圣经翻译工作奠下了稳固的基础。

在接着的那个世纪,文学作品在格鲁吉亚大量涌现,吉拉蒂和伊卡托这两个城更是学院林立。大部分学者相信,目前放在格鲁吉亚国立圣经抄本中心的“吉拉蒂圣经”,是由吉拉蒂或伊卡托的一位学者重新翻译出来的版本。

这些圣经译本对格鲁吉亚人有什么影响?12世纪的格鲁吉亚诗人绍塔·鲁斯塔韦利写了一首叫《穿豹皮的骑士》的诗,这部作品影响深远,甚至被誉为格鲁吉亚人的第二本圣经。格鲁吉亚的一位近代学者克克利泽说,这个诗人也许没有直接引用圣经的话,但“他的一些观点确实明显反映出不少圣经经文含有的思想”。虽然这首诗把事情描述得过度理想化,但值得欣赏的是它常常提到一些美好的价值观,比如真正的友谊、慷慨的精神、尊重妇女、对陌生人表现无私的爱心等等。这些以及其他来自圣经的道德观念,深深影响了格鲁吉亚人的思想,到今天仍受这个民族所推崇。

王室大力支持印制圣经的工作

17世纪末,格鲁吉亚王室积极推动印刷圣经的工作。为了印制圣经,那时的统治者瓦赫坦六世在首都第比利斯兴建了一个印刷工场。可是,印刷工作却未能展开。在某个意义上,格鲁吉亚语圣经仿佛再次被隐藏起来。为什么?因为当时人们只找到圣经的某些经卷,而那些经卷不但内容残缺不全,所用的格鲁吉亚语也很古旧。于是,王室授权一位语言学专家苏尔汉-萨巴·奥别利阿尼展开修订和重译圣经的工作。

奥别利阿尼马上开始工作。他的工作态度十分严谨。由于通晓好几种语言,包括希腊语和拉丁语,所以奥别利阿尼除了参考当时存留下来的格鲁吉亚语圣经抄本外,还能够参考其他语言的资料。可是,他开明的作风引起格鲁吉亚东正教会的不满。教士指控他背叛教会,并说服瓦赫坦六世不准奥别利阿尼继续翻译圣经。据一些格鲁吉亚语文献记载,教士在一个教会会议上,强迫奥别利阿尼把他用了多年时间翻译的圣经烧掉。

值得注意的是,在现存的一部《姆茨赫塔抄本》(又称“萨巴圣经”)里,可以见到奥别利阿尼的手写评注。不过,有些人怀疑这并不是教士反对的那个译本。在这部抄本中,只有附录的资料可以肯定是由奥别利阿尼编写的。

虽然翻译和印制圣经的工作障碍重重,但某些王室成员仍然很重视出版圣经这件事。在1705年至1711年,有些圣经经卷相继印刷成书。多亏巴卡里和瓦胡什季这两位王子所付出的努力,圣经全书才得以在1743年出版。这件珍宝终于不再隐藏起来了。

^ 3段 在古代,书写物料很短缺,而且十分昂贵。因此,将抄本上的文字刮去再写上新的文字,是常见的做法。这样的抄本称为“重叠抄本”,这个名称在希腊语原文的意思是“再刮掉”。

National Center of Manuscript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