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幸福之路

宽恕

宽恕

“我从小听着辱骂和吼叫长大,很难学会宽恕。”一位名叫帕特里夏的女子说,“长大后,只要别人冒犯我,我就会耿耿于怀,难以入睡。”的确,如果生活充满怒气和怨恨,人就很难拥有幸福和健康。研究表明,不愿宽恕的人会:

  • 因发怒和抱怨破坏人际关系,导致与人疏远,感到孤独

  • 变得易怒,焦虑,甚至极度抑郁

  • 盯着小小的错误不放,不能享受生活

  • 内心纠结、感到自责

  • 感到压力倍增,有更大的患病风险,包括高血压、心脏病、关节炎和头痛等 *

宽恕是什么?宽恕意味着原谅犯错的人,不再愤恨或心存报复。宽恕并不是纵容过犯,轻视问题的严重性,或假装事情没发生。相反,选择宽恕是一个人经过仔细思考后做出的决定,反映出他愿意与对方享有和睦的关系,是一种爱的表现。

懂得宽恕也反映出一个人明白事理。乐于宽恕的人明白,所有人都不完美,都会在言语或行为上犯错。(罗马书3:23)圣经也教导人这样的智慧:“无论谁有理由对人不满,都要继续彼此包容,彼此甘心宽恕。”(歌罗西书3:13

宽恕是爱的一个重要方面,而爱可以“完美地维系团结”。(歌罗西书3:14)梅奥医学中心的网站指出,宽恕有利于:

  • 改善人际关系,帮助人对犯错的人表现出理解和同情

  • 保持心理健康,内心安宁

  • 减轻焦虑和压力,消除敌意

  • 缓解抑郁

宽恕自己 《残障与康复》期刊(英语)指出,宽恕自己往往是“最难做到的”,然而也是“对[身心]健康最重要的”。什么有助于宽恕自己呢?

  • 不要追求完美,要承认我们每个人都会犯错。(传道书7:20

  • 从错误中吸取教训,避免重蹈覆辙。

  • 要对自己有耐心,一些缺点或坏习惯可能不会一下子改掉。(以弗所书4:23,24

  • 跟那些能鼓励你的人来往,他们态度积极、待人友善,同时也敢于对你说实话。(箴言13:20

  • 如果你伤害了对方,就要敢于承认并尽快道歉。你促进和睦,内心就会感到安宁。(马太福音5:23,24

圣经原则真的很实用!

上文提到的帕特里夏在学习圣经后,学会了宽恕。她说:“怀怒不消其实是毒害自己,我终于从中解脱出来了。我不再为此感到痛苦,也不再让别人痛苦。学习圣经让我确信,上帝很爱我们,想把最好的给我们。”

一位叫罗恩的男子说:“我不能控制别人的思想和行为,但我可以控制自己的。我开始意识到,人不可能在心怀怨恨的同时享有安宁,就像人不能同时身处地球的南北两极。如果你想站在安宁的一边,就要远离怨恨。现在,我感到内心安宁。”

^ 8段 资料来源:美国梅奥医学中心和约翰·霍普金斯国际医院网站(英语);《社会精神病学及精神病流行病学》期刊(英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