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以史为鉴

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

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

塞麦尔维斯也许不是个家喻户晓的人物,但他的研究却大大造福无数的家庭。塞麦尔维斯出生于匈牙利布达佩斯,1844年在维也纳大学取得医学学位。1846年,他接下维也纳医院的产科工作,担任教授的助手。他才刚上任,就面临一个棘手的问题:医院里有超过百分之13的产妇,因染上产褥热而死。

各界提出不少推论,但没有人能够找出造成产褥热的真正原因,他们试了各种方法要降低死亡率,却都以失败告终。塞麦尔维斯不忍见到一个个产妇历经煎熬、痛苦地死去。他决心查明病因,并且找出预防方法。

塞麦尔维斯任职的产科分为两科。第一科负责培训医学院学生,第二科则培训助产士。令人不解的是,在第一科,产妇的死亡率居然远远高过第二科,究竟是什么造成死亡率上的差别呢?为了追根究底,塞麦尔维斯着手调查各种可能的成因,但还是束手无策。

1847年初,一条有利的线索出现了。塞麦尔维斯的好友克勒兹齐卡在解剖尸体时不慎割伤,结果伤口引发败血症而死。塞麦尔维斯在查看好友的验尸报告后发现,这份报告与死于产褥热的人有许多相似之处。因此,塞麦尔维斯推测,产褥热就是产妇受尸体中的有毒物质感染引起的。在第一科,医师和学生会在验尸后直接为孕妇施行产检或接生,他们不知道自己这么做,就是把引起疾病的物质传染给待产的妇女。至于第二科的助产士,他们在进产房前没有接触过尸体,所以他们的产妇存活率较高。

于是塞麦尔维斯采取一项消毒措施,严格要求医师和学生在为产妇检查前,都要用漂白水彻底洗手。实施消毒数个月后,成效相当明显:产妇死亡率从百分之18.27骤降至百分之0.19。

我要驱散那股弥漫产房的恐惧,不仅是要保住那些丈夫的妻子,更是为了所有宝宝的母亲。——伊格纳兹·塞麦尔维斯

然而,不是所有人都为塞麦尔维斯的成就感到高兴。他的研究成果推翻了上司的理论,而他执着的态度更是大大惹火了对方。他被医院开除,不得不离开维也纳。后来,塞麦尔维斯返回匈牙利,在布达佩斯的罗切斯医院继续行医。他热心推广消毒法,使产褥热的死亡率降到百分之1以下。

1861年,塞麦尔维斯出版了《产褥热的病原、概念和预防》,记录他一生的研究心血。令人遗憾的是,他的想法在多年后才得到认同。如果当时医学界能早点正视塞麦尔维斯的研究成果,许多妇女就不会白白送命了。

塞麦尔维斯要求医师和学生彻底消毒双手,本图由罗伯特·汤姆绘制

塞麦尔维斯可说是现代消毒技术的先驱,他的研究有助于确立微生物能引发疾病的事实。回顾疾病细菌学的发展史,人们把塞麦尔维斯的研究誉为“医疗领域里不可或缺的贡献”。有意思的是,早在3000多年前,上帝通过摩西颁布的律法就已提到,人在接触尸体后该怎么做以预防传染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