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信心的典范 | 撒拉

“你是个美貌的妇人”

“你是个美貌的妇人”

撒拉站在屋子的中央,环顾四周。这是一个中东女子,迷人的双眼十分传神。仔细一看,她的眼中仿佛透着一丝忧伤。是什么原因呢?在这里,她和亲爱的丈夫亚伯拉罕度过了许多欢乐的时光,留下了数不尽的美好回忆。 *在这里,他们共同建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他们住在繁荣富裕的吾珥城,城里汇集了很多工匠和商人。夫妻俩肯定有不少美物,但对撒拉来说,家绝不仅是存放东西的地方。多年来,她和丈夫在这里一起欢笑,一起流泪,也无数次向他们深爱的上帝耶和华祷告。撒拉肯定非常留恋这个地方。

然而,撒拉甘愿放弃自己熟悉的一切。尽管她60岁左右了,却仍然愿意去陌生的地方;尽管她知道未来充满艰险,也许再不会有机会回来,却没有因此而退缩。为什么撒拉将会经历如此巨大的改变?我们可以从她的信心学到什么?

“你要离开家乡”

撒拉很可能就在吾珥长大。现在那里已经荒无人烟,但在当时却十分热闹。在幼发拉底河纵横交错的水道上,一队队商船从远方运来珍贵物品。狭窄曲折的街道上人潮涌动,码头停靠着大大小小的船只,集市摆满五光十色的商品。想象一下,撒拉在这个繁华喧闹的城市一天天长大,结识的人越来越多。当地的人也肯定对她印象深刻,因为她是个美貌绝伦的女子。她在那里也有很多亲戚。

在圣经里,撒拉以信心著称,是杰出的典范。吾珥的人普遍崇拜月神,在城市的每个角落,人们抬头就能看见月神的塔庙。但是,撒拉崇拜的不是月神,而是真神耶和华。她的父亲曾经崇拜偶像,我们不知道在这样的环境下,撒拉怎样建立起对耶和华的信心。圣经只说她嫁给了年长十岁的亚伯拉罕 *,而后来,“凡……怀具信心的人,亚伯拉罕就成了他们的父亲”。(创世记17:17;罗马书4:11)亚伯拉罕和撒拉的婚姻幸福稳固,两人互相尊重,坦诚沟通,乐意携手共渡难关。不过,令人印象最为深刻的是,他们都深爱上帝。

他们跟亲戚都住在吾珥。撒拉很爱丈夫,可是她遇到一个很大的考验。圣经说,撒拉“不育,无儿无女”。(创世记11:30)在当时的文化里,不能生育对女人来说是个沉重的打击。即使这样,撒拉还是始终如一地忠于上帝和丈夫。他们的侄儿罗得当时已经丧父,夫妻俩就把他当作自己的儿子。他们的生活平静安宁,但巨大的改变即将来临……

有一天,亚伯拉罕来到撒拉面前,满脸兴奋。他简直不敢相信刚刚发生的事:他们崇拜的上帝跟他说话了,而且还通过天使向他显现!想象一下,撒拉睁大眼睛看着丈夫,急切地问:“他说了什么?请告诉我吧!”亚伯拉罕也许先坐下整理思绪,然后告诉撒拉耶和华的话:“你要离开家乡、亲属,到我要指示你的地去。”(使徒行传7:2,3)渐渐地,他们的心情平复下来,开始认真思考耶和华摆在他们眼前的任务。他们即将告别安稳舒适的生活,从此居无定所、四处飘泊。撒拉会有什么反应呢?亚伯拉罕很可能目不转睛地看着妻子的脸。撒拉会心甘情愿地支持丈夫吗?她会跟丈夫一起迎接这个艰巨的挑战吗?

撒拉面临的抉择看似离我们很遥远,我们可能会想:“上帝从来没有让我或配偶做这样的选择啊!”不过,仔细想想,我们的处境不是跟他们类似吗?我们生活在一个物质至上的世界里,无形的压力推着每个人追求安逸,积聚财富,为自己寻得保障。圣经却鼓励我们做一个截然不同的选择——把属灵的事放在第一位,力求让上帝的心欢喜,而不是取悦自己。(马太福音6:33)我们一边沉思撒拉的榜样,一边可以问问自己:“我会做什么选择呢?”

他们“离开迦勒底人的地”

撒拉开始收拾行李。要带走什么、留下什么,真的难以取舍。凡是骆驼和驴运载不了的东西,凡是游牧生活用不着的东西,恐怕都得舍弃。不难想象,很多家当都得卖掉或者送人。此外,她也得放弃城里便捷舒适的生活,再也不能常常去集市买粮食、肉、水果、衣服等必需品。

撒拉受信心推动,甘愿放弃家乡舒适的生活

对撒拉来说,更难放弃的可能是她的家。为什么呢?考古学家发现,吾珥的许多住宅十分舒适,有些房子甚至拥有十几个房间,有供水和排污系统,也有供人饮水的设施。如果撒拉的家也是这样,她的牺牲确实很大。在吾珥,连最普通的房子也有结实的屋顶和墙体,以及能够上闩锁住的门。撒拉将要居住的帐篷能够提供同样的保障,抵御盗贼吗?当时的中东地区常有狮子、豹子、熊、狼出没,帐篷能够抵挡那些野兽吗?

还有什么是撒拉难以舍弃的呢?耶和华吩咐他们“要离开家乡、亲属”,这对撒拉来说可能特别不容易。她是一个感情丰富、充满温情的女子,必定对兄弟姐妹、叔叔阿姨、侄子侄女等亲人充满依恋。她可能再也没有机会见到这些亲爱的家人了!不过,撒拉还是勇敢地往前看,继续为出行而忙碌。

尽管面对很多困难,撒拉还是做好了准备。时间一天天过去,终于到了出发的日子。族长他拉已经差不多两百岁了,他也会跟夫妻俩一起上路。(创世记11:31)为了照顾年迈的父亲,撒拉肯定有很多事要操心。侄儿罗得也会跟他们一起,听从耶和华的吩咐,“离开迦勒底人的地”。(使徒行传7:4

他们一行人沿着幼发拉底河,往西北方向走了大约960公里,先在哈兰停留了一段日子。可能这时他拉的身体已经非常虚弱,无法继续前行,他们一家人就留在那里,直到他拉在205岁时去世。在下一段旅程开始之前,耶和华又向亚伯拉罕说话,再次吩咐他离开这个地方,去耶和华指示他要去的地。可是这一次,上帝给了亚伯拉罕一个激动人心的承诺:“我要让你成为大国。”(创世记12:2-4)他们离开哈兰时,亚伯拉罕已经75岁,撒拉也65岁了,夫妻俩仍然没有儿女。在这种情况下,亚伯拉罕会怎样成为大国呢?一夫多妻在当时十分普遍,亚伯拉罕会再娶一个妻子吗?撒拉很可能考虑过这些问题。

后来他们离开哈兰,继续前行。创世记12:5提到,亚伯拉罕一家离开哈兰时,带着积聚的财物和“所得的人口”。这些人是谁呢?很可能是他们的仆人。不过,亚伯拉罕和撒拉很可能跟乐意聆听的仆人谈论自己的信仰。因此,古代一些犹太学者指出,这节经文提到的人也可以称为“归信者”,他们已经改变信仰,开始跟亚伯拉罕和撒拉一同崇拜耶和华。如果真是这样,撒拉的信心必定发挥了很大的作用,她在谈论上帝和将来的希望时必定很有说服力。这一点也值得我们沉思,因为我们生活的时代极其缺乏信仰和希望。当你从圣经学到宝贵的知识,也能和周围的人分享吗?

“下埃及去”

时间来到公元前1943年尼散月14日,他们很可能在这一天渡过幼发拉底河,往南进入上帝承诺赐给他们的土地。(出埃及记12:40,41)试想象,撒拉放眼望去,眼前的风景秀丽多姿,美不胜收;宜人的气候也让她身心舒畅。他们来到示剑地,靠近摩利的大树区,耶和华再次向亚伯拉罕显现,对他说:“我要把这块土地赐给你的苗裔。”“苗裔”,这个词多么意味深长!亚伯拉罕很可能想起了耶和华在伊甸园所做的预言:一个苗裔最终会铲除撒但。耶和华也曾说过,亚伯拉罕的后代会成为一个大国,全地的人都会因此得到福分。(创世记3:15;12:2,3,6,7

尽管有上帝的赐福,他们还是会经历这世上的患难。他们居住的迦南地突然遭遇饥荒,亚伯拉罕就决定带领家人往南到埃及去。不过,他意识到可能会遇上一种特殊情况,于是对撒拉说:“请听我说。我知道你是个美貌的妇人。埃及人看见你,就必说:‘这是他的妻子。’他们一定会杀我,却要让你存活。请告诉人你是我的妹妹,这样你就让我平安无事,我也因你而活下去。”(创世记12:10-13)为什么亚伯拉罕会提出这个不寻常的要求呢?

有些评论家指责亚伯拉罕说谎,说他是个懦夫,但这并不是事实。一方面,撒拉确实是亚伯拉罕同父异母的妹妹;另一方面,亚伯拉罕如此小心,是有充分理由的。他和撒拉明白,上帝的旨意比什么都重要。上帝要通过亚伯拉罕产生一个特殊的后代,也要让亚伯拉罕的子孙成为大国,因此他的人身安全至关重要。考古证据也表明,在古埃及,有权有势的人杀夫夺妻的事情确实发生过。由此可见,亚伯拉罕行事谨慎,确实非常明智。对于丈夫的决定,撒拉全力支持,表现出谦卑顺服的态度。

没过多久,事情的发展果然如亚伯拉罕所料。撒拉虽然年纪不轻,但依然美丽动人,引起了埃及大臣的注意。大臣在法老面前赞赏她,法老就派人把撒拉召进王宫。当时亚伯拉罕该有多么痛苦,撒拉又该多么害怕!没想到,撒拉在王宫里不但没有被囚禁,反而被当作贵宾对待。看来法老想用财富俘获撒拉的芳心,然后跟她的“兄长”提亲。(创世记12:14-16

想象一下,在埃及王宫里,撒拉从窗户或楼顶平台眺望远处的风景。再次住进能遮风避雨的房子,天天享用美味精致的食物,撒拉心里是什么感觉呢?王宫的生活比吾珥更加奢华,她有没有为之心动呢?如果她有意抛弃丈夫,想要成为法老的妻子,撒但会多么得意!不过,撒拉绝没有动过这样的念头。她一直对自己的丈夫、婚姻和上帝谨守忠贞。现今社会道德败坏,如果已婚的人都能表现同样的忠贞,该有多好啊!你也能向撒拉学习,忠贞地对待亲人和朋友吗?

在埃及王宫,撒拉面对各种引诱,却仍然对丈夫保持忠贞

不久,耶和华出手保护这个可敬可爱的女子,降下灾祸打击法老一家。法老得知撒拉竟然是亚伯拉罕的妻子,就把她送回丈夫身边,然后请他们一家人离开埃及。(创世记12:17-20)心爱的妻子再次回到自己身边,亚伯拉罕多么欣喜!你可能还记得,他曾满怀爱意地对妻子说:“我知道你是个美貌的妇人。”不过,他欣赏的绝不仅是撒拉外表的美丽,更是她内心深处的为人。这种内在的美好特质在耶和华眼中也极其宝贵。(彼得前书3:1-5)我们人人都可以培养这样的美好特质。如果我们把属灵追求放在物质追求之上,如果我们热心跟人分享上帝的知识,如果我们面对引诱仍然谨守上帝的崇高标准,就是向信心的典范撒拉学习了!

^ 3段 这对夫妻原来叫亚伯兰和撒莱,后来耶和华为他们改名。本文使用他们为人熟知的新名字。(创世记17:5,15

^ 8段 撒拉是亚伯拉罕同父异母的妹妹,他们的父亲是他拉。(创世记20:12)这样的婚姻在今天是不恰当的,但当时的情况却很不一样。那时人类健康强壮,更接近亚当夏娃犯罪前的完美状况,所以近亲结婚一般不会导致遗传疾病。不过,大约400年后,人类的平均寿命已经跟现代人相近,那时摩西律法就禁止近亲之间发生性行为。(利未记1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