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你知不知道?

你知不知道?

公元33年五旬節,到耶路撒冷的猶太人真的來自「天下各國」嗎?

公元33年五旬節耶路撒冷的一條街道上擠滿了人

聖經的使徒行傳2:5-11,描述了公元33年五旬節有大批群眾到耶路撒冷。此外,1世紀的猶太作家斐洛也提供了相關資料。

說到長途跋涉至耶路撒冷的人,斐洛寫道:「每當有節期時,從各個城市來到這裡的人實在難以估計,他們遠渡重洋、跋山涉水,從四面八方湧進這城。」斐洛也引用了希律大帝的孫子亞基帕一世的書信,這封寄給羅馬皇帝卡利古拉的信提到耶路撒冷,他說:「這座聖城……不只是猶地亞地區的主要城市,也是許多國家的重要中心,因為有很多僑居在鄰近國家的人都來自耶路撒冷。」

亞基帕一世在信中列出當時的猶太殖民地,範圍包括美索不達米亞、北非、小亞細亞、希臘和地中海的小島。一位學者約阿希姆·耶雷米亞斯說:「雖然信中沒有具體提到人們會長途跋涉到耶路撒冷,但我們可以確定他們會這樣做,因為對成年的猶太人來說,到耶路撒冷朝聖是他們的義務。」(申命記16:16

到耶路撒冷守節期的人,要住在哪裡呢?

在耶路撒冷發現一個浴禮池遺跡

耶路撒冷每年會舉行三個節期,就是逾越節、五旬節和住棚節。1世紀,成千上萬的猶太人和歸信者,從以色列全境和其他國家來到耶路撒冷守節期。(路加福音2:41,42;使徒行傳2:1,5-11)這些人可以在哪裡過夜呢?

有些人會在朋友家過夜,其他人則選擇在旅舍或客棧留宿,也有許多人會在耶路撒冷城內或城牆附近搭帳幕。耶穌最後一次到耶路撒冷守節時,便住在離城不遠的伯大尼。(馬太福音21:17

後來,人們在聖殿附近發現了一些建築物,裡面有許多浴池,這些建築物可能是給朝聖的人留宿的旅舍,他們可以在那裡過夜,也可以在進聖殿前先沐浴潔淨自己。在這些建築物中發現了一段碑文,提到狄奧多圖斯這個人,他是祭司也是當地會堂主管,又提到他「建造這座會堂,用來宣讀律法……此外,他也建造旅舍、房間和蓄水池,好讓外地人有地方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