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信心的典範 | 約瑟

「我怎能做這麼大的惡事」

「我怎能做這麼大的惡事」

約瑟吸了一口溫暖的空氣,聞到荷花和其他水生植物清香的氣味。他正跟著商隊,穿越遼闊的尼羅河三角洲。他們一行人帶著駱駝,沿著河走過埃及一個又一個的城鎮。偶爾會有一隻涉水鳥被他們驚動,撲稜一聲飛走。這時候約瑟又想起自己在希伯崙的老家,那個距離埃及幾百公里、風吹草低的高原。現在他來到的地方,卻是個完全不同的世界。

猴子在棗椰樹和無花果樹上吱吱地叫。對約瑟來說,埃及人所說的話就像猴子的叫聲一樣,都是他完全聽不懂的。不過,約瑟還是嘗試猜某些話的意思。他知道,自己再也不能回家了,必須好好學埃及語才行。

當時約瑟只是個十七八歲的年輕人,但他遇到的事很多大人也覺得不容易應付。由於爸爸特別寵愛他,哥哥們出於妒忌,差點把他殺了。最後,他們把他賣給一些商人。(創世記37:2,5,18-28)現在,經過幾個星期的旅程,商隊快要到達他們要去的大城。這些商人的心情越來越興奮,因為他們很快就可以賣掉約瑟和其他貴重的貨品,賺到一筆豐厚的利潤。約瑟雖然落到這樣的境地,卻沒有灰心氣餒,他是怎樣做到的呢?我們面對難題和挫折的時候,只要效法約瑟的榜樣,就可以像他那樣保持對上帝的信心。

「耶和華與約瑟同在」

「約瑟被人帶到了埃及。有一個埃及人,就是法老的內臣,侍衛長波提乏,從帶約瑟來的以實瑪利人手裡買了約瑟。」(創世記39:1)從這寥寥數語,我們可以想像到這個年輕人所受到的羞辱。他就像貨物一樣,被人賣來賣去。之後,約瑟也許跟著那個剛把他買下來的埃及官員,穿過擁擠喧鬧的街道和市集,前往他新的家。

這個家跟約瑟本來的家相差太遠了。他自小生活在一個牧羊的家庭,住的是帳幕,一家人經常遷徙。而在埃及,像波提乏那樣的富有人家,住的是漆上鮮豔顏色的大宅。據考古學家說,古埃及人喜歡住的房子,有用圍牆圍住的幽靜花園,花園內綠樹成蔭,池塘裡種滿紙莎草、荷花和其他水生植物。有些房子坐落在庭園深處,有走廊讓人納涼,房子裡有很多房間,包括一個寬敞的飯廳和僕人的房間。窗戶一般安在牆壁的高處,讓空氣流通。

能夠住在這樣的大宅裡,約瑟有沒有感到很雀躍呢?應該沒有。這時候,他想必感到很孤單。埃及人的一切,包括他們的語言和衣著打扮,對約瑟來說都十分陌生。他們的宗教就更奇怪了。埃及人崇拜各種各樣的神祇,他們行玄秘術、魔術,而且對死亡和死後的世界特別著迷。為什麼約瑟沒有因孤獨而意志消沉呢?聖經說:「耶和華與約瑟同在」。(創世記39:2)約瑟肯定常常向上帝傾訴內心的感覺。聖經說,凡呼求耶和華的人,「上帝都親近他們」。(詩篇145:18)為了親近上帝,約瑟還做了些什麼呢?

這個年輕人沒有讓自己一蹶不振,相反,他盡力做好自己的工作,因此耶和華大大賜福給他,使波提乏家道興旺。波提乏也看出這個年輕的僕人得到他的上帝耶和華賜福。不久約瑟就得到了新主人的賞識,越來越受到器重。後來,波提乏還把家裡大小事務都交在這個能幹的年輕人手裡。(創世記39:3-6

約瑟為現今事奉上帝的年輕人樹立了很好的榜樣。今天,校園風氣每況愈下,年輕的基督徒也許會發覺,同學們都沉迷通靈術,人生觀也十分灰暗。置身於這樣的人當中,他們有時可能會感到很孤獨。如果這也是你的情況,要記得,耶和華從沒有改變,他仍然會跟那些忠於他、行事為人努力讓他喜悅的人同在。(雅各書1:17)他會大大賜福給這樣的人,也會賜福給你。

在波提乏的家工作的那段日子,約瑟從一個年輕的小夥子漸漸變成一個成熟的男人。根據聖經的描述,他「長得身材挺秀,容貌俊美」。可是,俊美的外表往往會引起別人過度的注意和非分之想,甚至使人遇上麻煩。

波提乏的妻子看上了年輕的約瑟

「不肯與她同寢」

約瑟是個忠貞的人,波提乏的妻子卻不是。聖經說:「主人的妻子常向約瑟眉目傳情,說:『與我同寢吧。』」(創世記39:7)這個信奉異教的女子主動勾引約瑟,約瑟有沒有心動呢?從聖經的描述我們知道,約瑟當時是個血氣方剛的年輕人,所以我們沒有理由認為他對異性會無動於衷。此外,這個女子是一個富有高官所寵愛的妻子,應該不會醜陋或毫無吸引力。那時,約瑟會不會想:主人應該不會知道我跟他的妻子有染,而且搭上主人的妻子,說不定可以財色兼收呢。

我們不知道當時約瑟的腦海裡曾有過哪些想法,但從他對主母的回答中,我們可以清楚知道他心裡最重視的是什麼。他說:「你看,家裡的事,凡我照管的,主人全不過問。他把一切都交在我手裡了。家裡沒有人比我大。除了你之外,他沒有留下什麼不交給我,因為你是他的妻子。我怎能做這麼大的惡事,得罪上帝呢?」(創世記39:8,9)他說這番話的時候,想必情詞懇切,信念十足。對於主母引誘他去做的事,他連想也不願意想。為什麼?

正如約瑟說,他的主人波提乏很信任他,除了妻子之外,家裡的一切都交給他。約瑟又怎能辜負主人對自己的信任呢?他實在不想這樣,而他更不想的是得罪耶和華他的上帝。約瑟從父母那裡知道上帝對婚姻和忠貞的看法。在世上第一個婚禮上,耶和華把他對婚姻的看法說得很明白:夫婦要「成為一體」。(創世記2:24)那些破壞別人夫妻關係的人會觸怒上帝。例如,有一個人曾想得到亞伯拉罕的妻子(約瑟的曾祖母),另一個人就想親近以撒的妻子(約瑟的祖母),這兩個人都差點招致上帝的懲罰。(創世記20:1-3;26:7-11)約瑟從這些例子看出上帝對婚姻所定的標準,並決心按照上帝的標準生活。

約瑟的回應令波提乏的妻子很不高興。這也難怪,這個卑微的僕人竟然不識抬舉,拒絕了她,還把她的「好意」看作很大的惡事。可是她沒有死心。她也許想,約瑟既然不給她面子,她就無論如何都要使約瑟就範。她反映出的精神跟魔鬼撒但一樣。撒但引誘耶穌不遂,卻沒有因此罷手,反而繼續「窺伺別的機會」。(路加福音4:13)因此,忠心事奉上帝的人必須決心做對的事,並且堅守立場。約瑟就是這樣。雖然主母「天天」對他說話,約瑟卻沒有動搖。聖經說:「約瑟總不 理睬她,不肯 與她同寢」。(創世記39:10)可是,波提乏的妻子還是不肯罷休。

有一天,她留意到其他僕人全都不在屋裡,也知道約瑟要進來辦事,就看出這是個好機會。約瑟進來時,她抓住約瑟的衣服,再一次對約瑟說:「與我同寢吧!」約瑟馬上反抗,想要甩開她,她卻緊緊抓住約瑟的衣服。於是,約瑟把衣服撇在她手裡,逃到外面去。(創世記39:11,12

這個記載讓我們想起使徒保羅在上帝的啟示下提出的忠告:「你們要遠避淫亂。」(哥林多前書6:18)約瑟為所有真基督徒樹立了一個多麼優良的榜樣!在日常生活裡,我們可能不得不接觸一些漠視上帝道德標準的人,但這不是說我們一定要跟他們同流合污。不管要付出什麼代價,我們都要遠避淫亂。

為了遠避淫亂,約瑟的確付出了不少代價。波提乏的妻子老羞成怒,要向約瑟報復,於是立刻放聲尖叫,並叫來了家裡其他的僕人,對他們說約瑟想要強姦她,但聽到她高聲呼叫就逃跑了。她也把那件衣服留在身邊,好等丈夫回來後,用這件「罪證」指控約瑟。波提乏回家後,她把這個謊言又說了一遍,還責怪丈夫引狼入室。波提乏有什麼反應呢?聖經說他「勃然大怒,抓住約瑟,把他關進監牢」。(創世記39:13-20

「人用腳鐐傷他的腳」

對於古埃及的監獄,我們知道的不多。考古學家發掘出這些監獄的遺址,發現當時的監獄像城堡一樣大,裡面有囚室和地窖。在聖經原文中,約瑟提到那個曾經囚禁他的地方時用了一個詞,那個詞指的是一個昏暗無光、令人絕望的地方。(創世記40:15)詩篇的描述讓我們知道約瑟在監獄裡受過怎樣的折磨。經文說:「人用腳鐐傷他的腳,用鐵鏈把他鎖住。」(詩篇105:17,18)古埃及人有時會在手肘的位置反綁囚犯的雙臂,有時則會用鐵圈箍住他們的脖子。約瑟無辜入獄,還要受到這樣的折磨,心裡肯定很難受。

約瑟在監獄裡不只是兩三天。我們從聖經的記載可以知道,他應該在這個糟糕的地方待了很多年。 *約瑟不知道自己會不會被釋放。日子一天又一天,一年又一年地過去,換了別人早就絕望了,約瑟卻沒有。為什麼呢?

聖經說:「耶和華繼續與約瑟同在,向他大顯忠貞之愛」。(創世記39:21)這句話令人感到多麼溫暖!是腳鐐也好,是監獄的銅牆鐵壁也好,是昏暗無光的地窖也好,都不能阻礙耶和華向他的僕人顯露忠貞之愛。(羅馬書8:38,39)在監獄裡,約瑟想必向他深愛的天父盡情傾訴自己的痛苦,並從上帝那裡得到內心的平靜。惟有「賜一切安慰的上帝」才能給人這樣的幫助。(哥林多後書1:3,4;腓立比書4:6,7)耶和華還給了約瑟什麼幫助呢?聖經說,上帝賜福給他,「使他蒙監獄長喜悅」。

囚犯在監獄裡是有工作的。約瑟勤奮工作,盡力把派給他的事做好,其他一切就交在耶和華的手裡。結果,他再次得到耶和華賜福。就像為波提乏工作的時候那樣,耶和華使他得到監獄長的信任和尊重。聖經說:「監獄長就把監牢裡的囚犯全都交在約瑟手裡。他們在那裡所辦的一切事,都由約瑟管理。只要事情在約瑟手裡,監獄長就不用操心,因為耶和華與約瑟同在,耶和華使他所辦的事,盡都亨通。」(創世記39:22,23)知道耶和華看顧自己,約瑟想必得到不少安慰。

約瑟在獄中努力工作,因此得到耶和華賜福

我們在一生中可能也會遇上重大的挫折,甚至是慘痛的災禍。不過,我們只要效法約瑟,繼續通過禱告親近耶和華,忠貞地聽從上帝的吩咐,努力做上帝視為對的事,就會得到上帝的賜福。至於約瑟,耶和華後來還賜給他更大的福分。我們日後會在這個專欄繼續談談約瑟的經歷。

^ 23段 約瑟被賣給波提乏做僕人的時候,大約十七八歲。他應該在那裡工作了好幾年。他從監獄獲釋時,已經三十歲。(創世記37:2;39:6;41:4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