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封面專題

怎樣應付職業倦怠

怎樣應付職業倦怠

阿尼爾實在累透了。不久前,他換了一份新工作,這份工作讓他有機會名利雙收,但他每天都要工作到深夜,週末也要上班,有時每週工作時數多達80小時。他說:「這家公司什麼都是亂七八糟的,只有我一個人來收拾這個爛攤子。我跟自己說:『我究竟在做什麼呢?我再這樣下去的話,不死才怪!』」阿尼爾做了這份工作沒多久就精疲力竭了。

職業倦怠不光是指身體上的疲勞,也不只牽涉到一般的工作壓力。職業倦怠的特徵包括長期感到身心疲乏,極度沮喪,覺得自己什麼都做不來。有這種情況的人往往對工作喪失熱情、提不起勁,而且工作效率低落。一些研究指出,職業倦怠會導致多種疾病和情緒問題。

什麼導致人出現職業倦怠呢?工作量太大往往是一個原因。由於經濟不好,有些雇主不但削減員工的工資,還要求他們加班加點。此外,現代科技令人沒有真正的下班時間,模糊了工作和私人生活之間的界線。其他令人產生職業倦怠的原因包括:擔心失去工作、在工作上缺乏自由度、覺得自己受到不公平的對待、上司沒有說清楚各項工作的先後緩急、跟同事之間有矛盾等等。

職業倦怠也有可能是自己造成的。有些人為了多賺點錢,或在事業上爬得更高,於是拼命工作。這樣的人很容易因為工作過量而筋疲力竭。

如果你也有職業倦怠的問題,該怎麼辦呢?你也許覺得,人在江湖身不由己,要改變現況看來並不可能。要是這樣,你不妨考慮以下幾個建議。其實,解決的方法還是有不少的。

1.看清什麼是更重要的事

對你來說,什麼是最重要的呢?很多人會說是家人和健康。不過,要是你被工作弄得精疲力竭,你的健康和跟家人的關係也可能會受損。

如果你弄清楚什麼是最重要的,一旦遇上困難的抉擇,你就能作出正確的決定,因為事情往往牽涉到一些取捨。比方說,你也許看出自己的工作會讓你精疲力竭,但你可能會這麼想:「我很需要這份收入,不可能換工作或減少工作。」當然,每個人都需要收入,但你需要多少呢?你真的願意為這份收入犧牲你更重視的東西嗎?

你身邊的人也許會給你壓力,要你像他們那樣把工作放在第一位,你的老闆想必也一樣。雖然其他人最重視的事跟你不同,但你是無須隨波逐流的。

聖經原則:「人不管怎樣富裕,他的生命也不在於他擁有的財物。」——路加福音12:15

2.簡化生活

要減輕工作壓力,讓自己有多點時間做更重要的事,一個方法是減少工作的時間。你可能要請求雇主減少你的工作量,甚至考慮換另一份工作。無論你選擇哪個做法,都可能要接受少一點收入,也要降低自己的生活水平。請放心,這是你做得到的,而且不一定像你想像的那麼難。

不少地方的人都生活在消費型社會中,他們常常被灌輸一個信息,就是一個人是否快樂取決於他擁有多少物質和收入。其實,簡單的生活才能帶來更大的自由和滿足。要簡化生活,就得少點消費,多點儲蓄,盡量減少負債、還清債務。不妨開一次家庭會議,幫助家人看出簡化生活的重要,談談大家可以怎樣一起努力達到這個目標。

聖經原則:「只要有衣有食,就該知足。」——提摩太前書6:8

3.知道什麼時候對雇主說不

如果你覺得工作量太大,或者在工作的地方有些問題一直沒有解決,就要跟雇主談談。可以的話,也要提出一些解決方法,但你的建議應該顧及雇主的利益。要告訴雇主你樂意做什麼,而且承諾會把分內的工作做好,但也要堅定地向雇主說清楚有什麼是你做不到的。

要有現實的眼光,也要未雨綢繆。如果你想減少工作的時間,就要預期可能會被扣減工資甚至被辭退,並預先想好一旦失去工作要怎樣應付。要知道,在職的人找到新工作的機會通常比較高。

即使你已經跟雇主達成協議,他仍可能會再次給你壓力,要你做更多的工作。你怎樣才能堅守自己的立場呢?要遵守承諾,做好你答應做的工作。這樣你就有充分的理由要求雇主也履行承諾,例如不要求你負擔超出協議的工作量。

聖經原則:「你們的話,是就該說『是』,不是就該說『不是』」。——馬太福音5:37

4.給自己機會充充電

就算你在工作上沒有遇到重大的問題,你仍可能要應付難以相處的人、不愉快的情況,或者其他方面的壓力。因此,要讓自己有足夠的休息和適當的消遣。要記得,消遣不一定要花很多錢,也能讓你和家人感到身心舒暢。

試試在工作以外培養一些愛好,結交一些朋友。不要用自己的職業、職位或工作量來衡量自己的價值。為什麼?《要錢還是要命》(英語)一書說:「你比你謀生的工作有價值得多。」你如果常常根據自己的工作來評價自己,就很難在工作和生活之間保持平衡。

聖經原則:「一掌盛滿安歇,勝過雙手抓滿辛勞捕風的事。」——傳道書4:6

你真的能夠調整自己的工作和生活,成功應付職業倦怠嗎?一定可以。文章開頭說的阿尼爾就做到了。他說:「我聯繫以前的雇主,問他可不可以再次聘請我,他答應了。我在跳槽前跟同事說過自己找到一份很好的工作,現在要回去面對他們,真的很尷尬。雖然我的工資比以前少了很多,但現在我有更多時間陪伴家人和做其他有價值的事,這讓我享有內心的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