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幸福之路

知足和慷慨

知足和慷慨

你是不是常聽人說,幸福和成功取決於財富呢?很多人都受到這個觀點影響,他們沒日沒夜地工作,拼命地賺錢。但是,財富真的可以帶來長久的幸福嗎?讓我們來看看相關資料怎麼說。

《幸福學期刊》(英語)的一篇文章說:「當人的基本需要獲得滿足後,額外的收入對提高人的幸福感幫助有限。」看來,幸福的關鍵不在於財富本身。《心理觀察》(英語)指出:「一心追求[財富],讓人不幸福。」這樣的觀點正好印證了聖經的說法。在差不多兩千年前,聖經就記下了這樣一句話:「貪財是一切禍害的根源,有些人一心貪財,就……用許多痛苦把自己刺得遍體鱗傷。」(提摩太前書6:9,10)那麼,過度看重財富會帶來哪些痛苦呢?

因擔心失去財物而無法安睡 「當僕役的不管吃多吃少,都睡得香甜;富有人的豐裕財產,卻不容他安睡。」(傳道書5:12

因財富沒有帶來預期的幸福感而失望 追求財富的慾望其實是無法滿足的。人如果期待財富會給自己帶來幸福,就會很容易感到失望。「貪愛銀子的人,有了銀子也不滿足;貪愛錢財的人,收入再多也不知足。」(傳道書5:10)貪財可能會讓人忽視一些重要的事,比如陪伴家人、朋友或崇拜上帝,而這些事才真正讓人感到幸福。

因貨幣貶值或投資失敗而感到沮喪 「不要勞碌追逐財富,別再倚仗自己聰明。你的眼睛為什麼瞥視虛無的財富?財富必長出翅膀,如鷹向天飛走。」(箴言23:4,5

什麼樣的人會感到幸福?

知足的人 「我們沒有帶什麼到世上來,也不能帶走什麼。所以,只要有衣有食,就該知足。」(提摩太前書6:7,8)人懂得知足就不會抱怨,也不會心懷嫉妒。他們不會總想買自己買不起的東西,因而少了許多憂慮和壓力。

慷慨的人 「施與比接受更快樂。」(使徒行傳20:35)慷慨的人會感到幸福。他們會因幫助別人而感到快樂,就算能做的不多,也照樣樂在其中。他們會得到愛和尊重,也會找到願意慷慨回報他們的真朋友。(路加福音6:38)這些都是用錢買不到的!

不崇尚物質的人 「只吃一盤素菜而彼此相愛,勝過吃一頭肥牛而互相憎恨。」(箴言15:17)經文的要點是什麼呢?與他人保持友好的關係比獲得物質財富更有價值。愛別人才是帶來幸福的關鍵。後面的文章會再談談這點。

南美洲有一位女子叫薩比娜,她就親身體會到聖經原則的益處。薩比娜被丈夫拋棄了,她必須拼盡全力才能養活兩個女兒。薩比娜打兩份工,每天早上四點就要起來。儘管非常疲憊,她仍決心學習聖經。後來怎麼樣了呢?

薩比娜的經濟問題沒有奇跡般地消失,但她卻學會用積極的觀點看待生活。薩比娜的屬靈需要得到滿足,因而感到幸福。(馬太福音5:3)她也在信徒中找到了真朋友。薩比娜還把自己學到的跟別人分享,因此體會到施與的快樂。

聖經說:「有智慧的行為自然顯出正義。」(馬太福音11:19)事實上,知足、慷慨、不崇尚物質都是有智慧的表現。這樣的人能得到真正的幸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