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包含「達塔努」字樣的楔形文字

一個新證據

一個新證據

有沒有考古證據支持聖經的記載?2014年《聖經考古學評論》(英語)雜誌提出了一個相關的問題:「從考古學角度來看,希伯來聖經中的人物,有多少已經得到了證實?」文章給出的答案是:「至少50個!」現在,又有一個名字吸引了考古學家的注意。這個人名叫達特奈,他是誰?讓我們來看看聖經的記載。

耶路撒冷曾是波斯帝國的一部分,地處幼發拉底河西邊,因此波斯人把這個地區稱為「大河以西」。波斯攻佔巴比倫地區後,釋放了當地的猶太俘虜,授權他們返回耶路撒冷重建聖殿。(以斯拉記1:1-4)猶太人的敵人卻阻撓這項工程,並以此為藉口指控猶太人反叛波斯帝國。(以斯拉記4:4-16)大流士一世統治期間(公元前522-前486年),一個名叫達特奈的波斯官員帶頭調查這件事。聖經把達特奈稱為「河西省長」。(以斯拉記5:3-7

考古學家發現了一些楔形文字泥板,上面有「達特奈」這個名字,這些泥板可能是某個家族的檔案。其中一個泥板是商業憑證,立下憑證的時間是大流士一世第二十年,即公元前502年。憑證提到交易的一個證人,是「大河以西地區省長達塔努」的僕人。這個達塔努就是聖經以斯拉記提到的達特奈。

這個人在歷史上扮演過什麼角色?公元前535年,居魯士大帝重整版圖,將領土劃分為行省,有一個省叫做「巴比倫以及大河以西」。這個省後來又一分為二,其中一個叫「大河以西」。「大河以西」包括敘利亞谷地、腓尼基、撒馬利亞和猶大,行政中心設在大馬士革。大約公元前520年至公元前502年,達特奈擔任這個省的省長。

達特奈前往耶路撒冷,調查猶太人叛亂是否屬實。他向大流士報告說,猶太人聲稱聖殿重建工程有居魯士大帝的授權。大流士吩咐人考察歷史檔案,證實了猶太人的說法。(以斯拉記5:6,7,11-13;6:1-3)於是大流士命令達特奈不可干涉猶太人的工程,達特奈也遵命行事。(以斯拉記6:6,7,13

雖然「河西省長達特奈」沒有在歷史上留下濃墨重彩的一筆,但他的身影卻出現在聖經裡。不僅如此,聖經還準確無誤 地記錄了他的頭銜。這個新添的證據再度表明,聖經的歷史記載真實可靠,經得起考古學的檢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