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讀者來函

讀者來函

在曠野裏,以色列人除了嗎哪和鵪鶉之外,還有别的東西吃嗎?

以色列人在曠野流浪的40年間,嗎哪是他們的主要食物。(出埃及記16:35)耶和華也曾經兩次提供鵪鶉給他們吃。(出埃及記16:12,13;民數記11:31)除此之外,以色列人還有一些别的食物可以吃。

有時候,耶和華會把以色列人帶到「休息的地方」,他們可以在那裏找到水和食物。(民數記10:33)他們去的其中一個地方是以琳的綠洲,「那裏有12股水泉、70棵棕櫚樹」。那裏的棕櫚樹很可能是棗椰樹。(出埃及記15:27)《聖經中的植物》(英語)這本書説,棗椰樹「分布的區域十分廣泛……是沙漠中主要的食用植物,能給數百萬人提供油和食物,並且為他們遮陽和擋雨」。

以色列人可能也在今天稱為「費蘭」的綠洲停留過。這塊綠洲的面積很大,屬於「費蘭乾谷」的一部分。 a一本參考書説,這個乾谷(河谷)綿延130公里,十分優美,在西奈地區頗負盛名。這本參考書還説:「在距離谷口大約28英里[45公里]的地方,就是3英里[4.8公里]長的美麗的費蘭綠洲。這裏海拔大約2000英尺[610米],覆蓋着濃密的棗椰樹,是西奈地區的伊甸園。從古至今,成千上萬的棗椰樹吸引了很多人來到這個地方。」

費蘭綠洲裏的棗椰樹

離開埃及的時候,以色列人帶着麪團和揉麪盆,很可能也帶着一些油和穀物,但這些食物應該很快就吃完了。以色列人還帶着「無數的牛羊」一起離開。(出埃及記12:34-39)不過,曠野的環境很差,這些牲畜的數量可能減少了很多。此外,有些牲畜可能被以色列人吃了,還有一些可能被當作祭牲獻給耶和華,或者獻給了假神。 b使徒行傳7:39-43)不過,以色列人肯定飼養了一些牲畜,並讓牠們繁殖。我們從耶和華對反叛他的以色列人説的話就可以看出這一點,他説:「你們的子孫要在曠野牧放牲畜40年。」(民數記14:33)因此,他們可能會喝這些牲畜的奶,有時也會吃牠們的肉。但這些肯定不够大約300萬的以色列人吃40年。 c

這麽多的牲畜可以從哪裏得到水和食物呢? d那時候曠野裏的降雨量可能比現在的多,因此植物也可能更多。《洞悉聖經》(上册)説:「3500年前阿拉伯地區的水源要比現在的充足很多。事實上,只要看看曾是河床的一些乾河(或河谷)有多深,就知道昔日的雨水必然相當充沛,才足以讓這些山谷積水成河。」儘管如此,曠野仍然是一個又貧瘠又可怕的地方。(申命記8:14-16)如果不是耶和華施行奇跡,以色列人和他們的牲畜肯定會渴死。(出埃及記15:22-25;17:1-6;民數記20:2,11

摩西告訴以色列人,耶和華把嗎哪賜給他們吃,「就是要讓[他們]知道,人活着不能只靠食物,也必須靠耶和華説的每一句話」。(申命記8:3

a 請看《守望台》1992年5月1日刊24-25頁

b 聖經有兩次提到以色列人在曠野裏獻祭牲給耶和華。第一次是在祭司的就職禮上,第二次是他們過逾越節時。這兩次都是在公元前1512年,也就是以色列人離開埃及後的第二年。(利未記8:14-9:24;民數記9:1-5

c 這40年快結束的時候,以色列人搶奪了幾十萬頭牲畜作為戰利品。(民數記31:32-34)儘管如此,他們在進入上帝承諾賜給他們的土地之前,還是一直吃嗎哪。(約書亞記5:10-12

d 我們可以推論牲畜是沒有吃嗎哪的,因為耶和華只吩咐以色列人按照每個人的食量去撿嗎哪。(出埃及記16:15,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