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內容

跳到目錄

來了解一下古代的印章

來了解一下古代的印章

 在古代,印章通常比較小,用來蓋在黏土或蠟上。印章的形狀多種多樣,有圓錐體、長方體、圓柱體,還有動物頭像的樣式。印章可以被用來表明物品的擁有者,或者保護文件不被私拆或竄改,也可以用來封住袋口或出入口,比如用來封住大門或墳墓。

刻有波斯王大流士一世狩獵的圓筒形印章,以及印章在陶土上印出的效果

 印章的材質也有很多種,例如骨頭、木頭、金屬、寶石或石灰石。有些印章上面刻的是擁有者的名字或者他父親的名字,有些印章也刻着擁有者的頭銜。

 為了確保文件真實可靠,印章的擁有者會將印章刻在陶土、蠟或者其他柔軟的、可以附着在文件上的材料上。(約伯記38:14)之後,這些封住文件的物質會變硬,以防有人竄改文件内容。

印可以用於授予權力

 一個人可以將自己的印交給另一個人,以此表示授予權力。例如,在古埃及,法老曾將自己的印交給希伯來人族長雅各的兒子約瑟。約瑟曾在埃及做奴隸,之後含冤入獄。後來,法老將他釋放,並任命他為宰相。聖經説,「法老就從手上摘下蓋印的戒指,戴在約瑟手上」。(創世記41:42)法老戒指上的印代表法老的權力,因此法老把戒指給約瑟就相當於授予他管理埃及的權力。

 古代以色列國的耶洗别王后利用她丈夫的印謀害了一個叫拿伯的人。她以丈夫亞哈王的名義給一些長老寫了信,吩咐他們指控拿伯,説他詛咒上帝。信寫好之後,她將王的印章戒指蓋在信上,實現了她的陰謀。(列王紀上21:5-14

 波斯王亞哈隨魯用他的戒指蓋印使詔書生效。(以斯帖記3:10,12

 據聖經執筆者尼希米記錄,以色列的首領、利未部族的人和祭司曾在一份協議上蓋印確認,使協議生效。(尼希米記1:1;9:38

 另外,聖經有兩次提到,印被用於封住出入口。先知但以理被扔進獅子坑後,「有人搬來一塊石頭放在坑口」,然後米底亞和波斯王大流士「用自己的戒指和權貴的戒指蓋上印」,使但以理的案件不能更改。(但以理書6:17

 耶穌基督的屍體被放進墳墓後,敵人就去用印把墓穴入口的石頭封住。(馬太福音27:66)聖經評論家戴維·特納在評論馬太福音時説,假如下令封住墓穴的是羅馬官員,「那麽印應該印在石頭和墳墓入口之間的蠟或陶土上」。

 由於古代的印章可以提供很多信息,考古學家和歷史學家都對此很有興趣,研究印章甚至成為了一門獨立的學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