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跳到目录

永远不要放弃!

永远不要放弃!

你多年来一直苦苦盼望配偶也事奉耶和华吗?

又或者起初看来不错的圣经学生没有坚持下去,让你感到十分失望呢?

看看英国几个弟兄姊妹的经历,你就会明白为什么永远不要放弃。你也会看出,为了帮助还没有响应真理的人,可以做些什么,仿佛“把食物撒在水面上”,这样“多日之后就有回报”。(传道书11:1

坚持不懈,必不可少

你得具备的一种态度,就是坚持不懈。你必须坚守真理,忠于耶和华。(申命记10:20)乔治娜正是这样做的。1970年,她开始跟耶和华见证人学习圣经,但丈夫基里亚科斯很不高兴。基里亚科斯想阻止妻子学习圣经,他不让耶和华见证人进门,还把在家里找到的圣经书刊都扔了。

乔治娜开始参加聚会,基里亚科斯就更生气了。一天,他到王国聚会所大吵大闹。一个姊妹留意到基里亚科斯说希腊语比英语更流利,就打电话请另一群会众的希腊弟兄来劝劝他。基里亚科斯很欣赏那个希腊弟兄的仁慈态度,还和他学了几个月的圣经。不过,基里亚科斯后来放弃了学习。

有三年多的时间,乔治娜继续忍受反对。基里亚科斯还扬言,如果乔治娜受浸,就离开她。受浸那天,乔治娜向耶和华恳切祷告,希望丈夫别离开她。后来,弟兄姊妹来接乔治娜去大会,基里亚科斯对他们说:“你们先走吧,我们开车跟在后面。”他听了上午的节目,还看着妻子受了浸!

乔治娜第一次遇到耶和华见证人快四十年后,终于看见丈夫受浸了!

后来,基里亚科斯的反对没那么猛烈了,他还渐渐作出重大改变。乔治娜第一次遇到耶和华见证人快四十年后,终于看见丈夫受浸了!是什么使基里亚科斯改变了呢?他说:“我很庆幸乔治娜能那么坚定。”乔治娜说:“虽然丈夫反对,但我没想过要停止事奉耶和华。我一直向耶和华祷告,知道丈夫还是有希望的。”

穿上新品格十分重要

要帮助配偶成为信徒,培养基督徒的新品格十分重要。使徒彼得劝勉做妻子的基督徒,说:“要顺服自己的丈夫。这样,即使丈夫不服从神圣的话语,你们也许能借着自己的品行感化丈夫,用不着一言一语”。(彼得前书3:1)多年来,克丽丝婷都听从这个劝告,终于感化了丈夫。二十多年前,她成为耶和华见证人的时候,丈夫约翰觉得自己不需要上帝,根本不想信教,但看得出妻子很重视自己的新信仰。约翰说:“我看出她比以前快乐多了,也越来越坚强可靠,帮我应付了不少难题。”

克丽丝婷从没有给丈夫压力,要他接受自己的信仰。约翰也知道这点,他说:“克丽丝婷从开始就明白,最好不要对我说教。她很有耐心,让我用自己的方式,按自己的步调去认识圣经。”每当克丽丝婷看到《守望台》和《警醒!》里有约翰感兴趣的题材,例如讲科学和大自然的文章,就拿去给他看,说:“我觉得你会喜欢看看这个。”

后来,约翰退了休,去帮人料理花园。他比以前清闲,开始有时间思考人生的一些重要问题,例如:“人的出现只是因为一连串的巧合吗?还是因为上帝特意创造的呢?”一天,有个弟兄和约翰聊天时问他:“要不要学学圣经?”约翰说:“当时我开始相信有上帝了,所以答应跟他学习。”

多亏克丽丝婷没有放弃。她祷告了二十年,希望丈夫接受真理,丈夫终于受浸了!现在,夫妻俩一起热心事奉耶和华。约翰说:“耶和华见证人又仁慈又友善,特别是这两点感化了我。如果你的另一半是耶和华见证人,你就有了个忠贞、可靠、不自私的配偶。”克丽丝婷实践了彼得前书3:1的劝告,这个劝告的确很有效!

多年后,种子终于结出果实

如果你的圣经学生因为这样那样的理由不再学习了,那该怎么办呢?所罗门王写道:“你在早晨就要撒种,不到晚上不可歇手;因为你不知道哪里有成果,或是这里,或是那里,或是两处都好。”(传道书11:6)有时候,真理的种子要经过很多年才能发芽成长。尽管时间比较长,但一个人可能最终意识到亲近上帝有多重要。(雅各书4:8)也许有一天会让你喜出望外。

请看看艾丽斯的例子。艾丽斯从印度搬到英国,在1974年开始学习圣经。她说印地语,但是很想提高自己的英语水平。她学习了好几年,还参加过几次英语会众的聚会。她知道自己学到的是真理,但只把学习圣经当成一种闲暇活动。此外,她想多赚些钱,也很喜欢参加社交聚会。后来,艾丽斯停止了学习圣经。

大约三十年后,艾丽斯从前的圣经老师斯特拉收到她的来信。她在信中说:“我猜你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高兴,你在1974年教过的圣经学生在最近的区域大会里受浸了。你是我生命中非常重要的人,在我心里撒下了真理的种子。那时我还没准备好献身给上帝,但真理的种子已经种在我的头脑和心田里了。”

艾丽斯写给斯特拉的信说:“我猜你听到这个消息一定很高兴,你在1974年教过的圣经学生在最近的区域大会里受浸了”

究竟发生过什么事呢?艾丽斯说,丈夫在1997年去世后,她终日郁郁寡欢。她向上帝祷告,不出十分钟,就有两个说旁遮普语的耶和华见证人上门探访,送给她《死去的亲者有什么希望?》这份传单。艾丽斯觉得上帝回应了她的祷告,于是决定联系耶和华见证人。但怎么找他们呢?她发现了一个旧日记本,上面有斯特拉给她的旁遮普语会众的地址。艾丽斯去了王国聚会所,说旁遮普语的弟兄姊妹都热情地欢迎她。她说:“这份温暖的感觉一直伴随着我,减轻了我的忧伤。”

艾丽斯开始经常参加聚会,也再次学习圣经,旁遮普语越来越流利,还能看旁遮普语的书刊。2003年,她受了浸。她在给斯特拉的信里还写道:“非常感谢你29年前在我心里种下这些种子,感谢你为我树立了榜样。”

“非常感谢你29年前在我心里种下这些种子,感谢你为我树立了榜样。”——艾丽斯

我们从这些经历能学到什么呢?一个人的属灵成长也许比我们想象的要慢,但只要他谦卑、诚实、有属灵的渴求,耶和华就会让真理在他心里渐渐生长。耶稣曾打比喻,说:“种子就发芽长高。到底怎么会这样,[撒种人]一点也不知道。地生谷物,是自然而逐渐的,先长苗,后吐穗,最后穗上结满籽实。”(马可福音4:27,28)种子的成长是“自然而逐渐的”,王国传道员并不知道当中的过程怎样。所以,只管努力撒种,将来就可能会有丰收。

不要忘记祷告的重要性。多年来,乔治娜和克丽丝婷一直向耶和华祷告。如果你坚持不懈地祷告,永不放弃,“多日之后就有回报”。(罗马书12:12;传道书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