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内容

信心的榜样 | 末大拉人马利亚

“我看见主了!”

“我看见主了!”

 末大拉人马利亚望着天空,不停地擦着眼泪。在她前方,她深深敬爱的主被挂在柱上。当时是春天,正值中午,“黑暗却笼罩整个大地”!(路加福音23:44,45)这时的黑暗不可能是日食造成的,因为日食只会持续几分钟,而这场黑暗持续了足足三个小时。在场的人可能听到了一些夜行动物的叫声。马利亚拉了拉肩头的衣服,跟旁边的妇女靠得更近了。有些人看到这些情景感到非常害怕,他们说:“这真是上帝的儿子啊。”(马太福音27:54)另一些人,尤其是耶稣的门徒则可能想:这场黑暗来自耶和华,他看到儿子受到残忍的对待,以此表达他的悲伤和愤怒。

 末大拉人马利亚不忍心看眼前的主受折磨,但她也不想离开。(约翰福音19:25,26)此刻,耶稣一定忍受着难以想象的痛苦,而耶稣的母亲也需要安慰和扶持。

 耶稣曾经给马利亚很大的帮助,马利亚想尽一切努力报答耶稣,愿意为他做任何事。马利亚曾经深陷困境,痛苦不堪,但耶稣帮她摆脱了这一切,让她找回尊严,过有意义的生活。为什么马利亚会变成一个对上帝有信心的人呢?我们可以从她身上学到什么?

拿出自己的财物,照顾他们的需要

 圣经开始谈到马利亚时,说她受邪灵控制,但耶稣赶走了邪灵,把她从痛苦中解救出来。在当时,邪灵常常骚扰人、攻击人,甚至附身在人身上控制人。我们不清楚可怜的马利亚经历了什么样的痛苦,但我们知道当时她被七个邪灵附身。幸好有耶稣的帮助,她才得以脱身。(路加福音8:2

 马利亚成为耶稣的忠贞门徒。开始了全新的生活,她的快乐肯定难以言喻。她怎样表达感激呢?耶稣和使徒都不是富有的人,他们专心传道,没有工作收入。马利亚看出他们需要食物、衣服和临时的住处,于是就主动提供帮助,支持他们的传道工作。

 除了马利亚,还有一些妇女和她一起做这些事,其中一些妇女可能是很富有的人。她们“拿出自己的财物”,照顾耶稣和使徒的生活所需。(路加福音8:1,3)当时耶稣和使徒有大约20个人。这些妇女还为他们做了什么呢?是做饭、洗衣服,还是在不同的村庄为他们安排住处?圣经没有说,但可以肯定的是她们都甘心乐意地为耶稣和使徒提供帮助,让他们能够专心传道。马利亚心里知道,无论她做什么都难以报答耶稣,但她肯定为自己能做的感到非常快乐。

 今天可能有很多人觉得伺候别人很没面子,甚至瞧不起做这类工作的人,但上帝不这么看。马利亚乐意付出,为耶稣和使徒提供帮助,耶和华看到肯定很高兴。许多现代的基督徒也愿意谦卑地为别人服务。他们为人提供实际的帮助或说一些称赞别人的话,他们所做的在耶和华眼里都非常宝贵。(箴言19:17;希伯来书13:16

在耶稣的苦刑柱旁

 公元33年逾越节前,有很多妇女跟耶稣一起去耶路撒冷,末大拉人马利亚也在其中。(马太福音27:55,56)当她听说耶稣被捕并且被连夜审讯,一定非常震惊,肯定也很难过。总督本丢·彼拉多受到犹太宗教领袖和群众的压力,决定将耶稣挂在柱上处死。耶稣在遭到鞭打之后,拖着血痕累累的身躯,背着又长又重的苦刑柱,步向刑场。这些情景马利亚很可能都亲眼看到了。(约翰福音19:6,12,15-17

 黑暗在正午笼罩大地,末大拉人马利亚和一些妇女站在耶稣的苦刑柱旁边。(约翰福音19:25)马利亚一直没有离开。耶稣将他母亲托付给他最爱的门徒约翰,她肯定看到了。马利亚肯定也听到耶稣在痛苦中呼求天父,以及他去世前说的最后一句话:“成了!”马利亚悲痛欲绝,肯定在耶稣断气后还站在那里。后来,耶稣被安葬在亚利马太的富翁约瑟的墓穴里,马利亚待在墓前久久不愿离去。(约翰福音19:30;马太福音27:45,46,57-61

 当弟兄姊妹遭遇困境时,我们可以向马利亚学习。虽然我们不能阻止悲剧发生,也不能完全消除他们的痛苦,但我们可以安慰和鼓励他们。我们的陪伴和支持就已经能给他们很大帮助了,这样做也表明我们忠于上帝和弟兄姊妹。(箴言17:17

末大拉人马利亚的陪伴肯定给耶稣的母亲很大的安慰

“我好把他带回去”

 耶稣的遗体已经被放入墓穴。安息日一过,马利亚和一些妇女就去买了香料,准备用来抹耶稣的遗体。(马可福音16:1,2;路加福音23:54-56)她们天没亮就起床,朝墓穴走去。也许她们在路上会想:要怎么把墓穴门口那块沉重的大石头挪开呢?(马太福音28:1;马可福音16:1-3)她们没有因此退缩,而是怀着坚强的信心做自己能做的,把剩下的交给耶和华。

 马利亚可能走在最前头。她到了墓穴前,突然停住了,一脸惊讶——墓穴门口的石头被移走了,里面的遗体不见了!马利亚立刻跑去见彼得和约翰。她说话的时候可能上气不接下气:“有人把主从墓穴里移走了,我们不知道他们把主放在哪里。”彼得和约翰听到后就冲向坟墓,发现尸体果然不见了,他们只好各自回家去了。 a约翰福音20:1-10

 马利亚回到墓穴后,一个人在那里徘徊。清晨,坟墓四周静悄悄的,马利亚望着空荡荡的墓穴,忍不住哭了起来。她在墓穴门口停住脚步,向里面张望,还是不能相信主已经不在了。这时马利亚吓了一跳,竟然有两个身穿白衣的天使坐在墓穴里!他们对马利亚说:“你为什么哭呢?”马利亚愣了一下,把她对使徒们说的话又重复了一遍:“有人把我的主移走了,我不知道他们把他放在哪里。”(约翰福音20:11-13

 马利亚一转身,看到一个陌生的男人站在那里,她以为他是那里的园丁。那个男人轻声说:“妇人,你为什么哭呢?你找谁呢?”马利亚回答:“先生,如果是你把他移走的,请告诉我你把他放在哪里,我好把他带回去。”(约翰福音20:14,15)想想看,马利亚区区一个弱女子怎么能搬得动一个大男人的遗体呢?但这不是马利亚担心的事,她只想尽一切可能做点什么。

“我好把他带回去”

 我们感到痛苦不堪,被难题压得喘不过气时,不要把目光专注在困难上,因为这样只会让我们感到害怕,越来越没有力气。要向末大拉人马利亚学习,尽力做自己能做的,把剩下的交托给上帝,我们就可能发现自己所做的比想象的更多。(哥林多后书12:10;腓立比书4:13)更重要的是,我们这样做能让耶和华高兴。马利亚的确让耶和华感到高兴,耶和华也用意想不到的方式奖赏了她。

“我看见主了!”

 站在马利亚面前的人并不是什么园丁,他曾经是一个木匠,后来是一位老师,他就是马利亚亲爱的主。不过马利亚没有认出他来,转身要走。马利亚很难想象事情的真相:耶稣已经复活成为大能的灵体了。耶稣此刻已化成人形,但样貌与牺牲前不同,而且有好几次就连很熟悉他的门徒也没有认出他来。(路加福音24:13-16;约翰福音21:4

 耶稣怎样让马利亚认出他呢?他用马利亚熟悉的那种方式叫了她一声:“马利亚!”马利亚认出了她亲爱的老师,她立刻转过身,用希伯来语喊道:“拉波尼!”这是她对耶稣一贯的称呼,意思是“老师”。马利亚的喜乐难以言表,她拉住耶稣不想让他离开。(约翰福音20:16

 耶稣知道马利亚的想法,就对她说:“别拉住我了。我升上去见父亲的时候还没有到呢!”耶稣说这句话的语气肯定非常温和,脸上带着微笑,也许还轻轻地推开她的手。现在还不是耶稣去见天父的时候,他在地上还有事情要做,他希望马利亚帮助他。耶稣对马利亚说:“你去找我的弟兄,对他们说:‘我要升上去见我的父亲,也是你们的父亲,见我的上帝,也是你们的上帝。’”(约翰福音20:17)马利亚肯定聚精会神地听着耶稣给她的吩咐。

 马利亚受到耶稣的重托去传达主已经复活的好消息,这是多大的荣幸啊!而且马利亚还是耶稣复活后最先见到他的人之一。想象一下,马利亚兴奋地、迫不及待地去见耶稣的门徒,她气喘吁吁地说:“我看见主了!”当时的场景肯定让马利亚和在场的人难以忘怀。马利亚滔滔不绝地把耶稣告诉她的所有事都讲了出来。(约翰福音20:18)马利亚说的话印证了其他去过墓穴的妇女对使徒们说的话,而且还补充了一些细节。(路加福音24:1-3,10

“我看见主了!”

使徒“不肯相信”这些妇女

 使徒听到后有什么反应呢?一开始,他们的反应并不好,圣经说:“使徒认为这些妇女胡说,就不肯相信。”(路加福音24:11)当时的犹太宗教导师认为妇女不能出庭作证。使徒们从小在这样的社会环境中长大,虽然他们没有恶意,但很可能没意识到自己受这些看法影响,变得不信任妇女。不过,耶稣和他的天父并没有这样的偏见,他们非常信任马利亚,并把这个重任交给她。

 马利亚肯定没有因为使徒们的反应而变得沮丧。她知道主信任她,这就足够了。耶稣也信任每个跟随他的人,让他们去传讲一个信息,也就是“上帝王国的好消息”。(路加福音8:1)不过,耶稣曾经说不是所有人会相信门徒所传的信息、赏识他们的工作,人们甚至可能还会迫害他们。(约翰福音15:20,21)所以我们可以向末大拉人马利亚学习,虽然她的弟兄们没有马上相信她所传的信息,她却没有因此失去喜乐而不再告诉别人耶稣复活的好消息。

 在那段时期,耶稣还向他的使徒和很多门徒显现。有一次他向五百多个门徒显现。(哥林多前书15:3-8)无论马利亚亲眼看到还是听说这些事,无疑都会信心大增,继续忠贞地跟随耶稣。马利亚很可能在公元33年的五旬节与耶稣的其他门徒在耶路撒冷一起领受了神圣力量。(使徒行传1:14,15;2:1-4

 无论如何,我们有充足的理由相信末大拉人马利亚忠贞地过完了她的一生。我们也决心像她一样,感激耶稣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也愿意谦卑地帮助别人,并且相信上帝会弥补我们的不足。我们这样做就是以末大拉人马利亚为信心的榜样了。

a 天使告诉那些妇女基督已经复活的时候,马利亚显然不在场。因为如果她在场,她肯定会告诉彼得和约翰,自己见到了天使,也会告诉他们遗体为什么不见了。(马太福音28:2-4;马可福音16:1-8